人不能跟鳥一-->>般見識。
“來,我喂你。”
拿起一條魚順著它的嗓子眼兒喂進去,白鶴伸長了脖頸,咕嚕一下子吞咽到肚里,不情不愿地朝著李秋辰嘎了一聲,似乎是在表示感謝。
它拿爪子撥了撥地上的魚,盯著李秋辰。
那意思很明顯——喂我!
白鶴的食量很大,或許是之前長時間沒有進食,餓得急了。
一尺長的小鯽魚它愣是吞下六七條,才滿意地扇了扇翅膀。
李秋辰站在旁邊默默觀察,只見白鶴體內的生命能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出來,逐漸匯聚成閃爍著微光的生命精華。
果不其然,這是一只鶴精。
換做別的鳥掛那上面半個月,早就餓死了。
不過精怪與精怪之間亦有差距。
松林村后山的蝲蛄精,已經修煉出九尺長的身軀,可以口吐人,使用法術,刀槍不入,力大無窮。如果不是詐敗假裝投降的話,村里那些拿著鋤頭糞叉的村民還真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眼前這只倒霉的白鶴看體型與正常的鶴類毫無差別,雖然已經生出靈智,但還不能說話,也沒有多少道行。
說不定味道不錯……
李秋辰下意識地舔了舔嘴唇。
但是現在太干癟了,還是等養肥一點再說吧,等到冬天可以拔了毛做儲備糧。
搞定了暫時的住處之后,李秋辰的下一步計劃就是重新搭建藥圃。
李家的修煉功法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嗑藥改命。
功法本身不夠高深,就用丹藥來彌補不足之處。
山林中不缺藥材,但也不是每一種藥材都好用,好找。
比方說有一種當地常見的名為“嗷嗷叫”的特產草藥,深受中老年男性的喜愛和好評,但對于李秋辰的修煉沒有任何幫助。
有的草藥喜陽,有的草藥喜陰,有的喜歡吃肉,有的必須伴生其他植物……種類不同,藥性不同,不是單純開一塊地,種下去就完事的。
李秋辰拿著手里最原始的簡陋工具,在山澗外開墾出兩塊空地,將自己在路上找到的寧心草和安神花種了下去。
這兩種草藥藥性溫和,通常被用于煉制丹藥的輔材。就像是花椒八角一樣,當你燉肉的時候不知道放什么調料,隨便加點肯定沒錯。
當然最重要的是好養活,只要環境適宜,就能像雜草一樣瘋長。
事實上也就是雜草。
頭年剛生長出來的寧心草和安神花可以當野菜吃,沒有藥性也沒有毒性。
只有那些挺過北境風霜,存活三年五載的植株,才會逐漸積累出一些藥性。
如果能夠生長到十年以上,那就是貨真價實的靈草了。
李秋辰可沒時間等它們慢慢成長,修建藥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催生這些草藥。
這是一門技術活。
首先是土壤的質量,其次則是肥料的來源。
北境的黑土極其肥沃,足以供養植物茁壯生長。
而在山中也可以撿到野獸遺留下來的大塊糞便,這些糞便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摻雜其他東西進一步地發酵,才能制作成肥料。
除此之外,還有藥師的賜福。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掌控生命的能力。
既可以吸收消化生命能量,凝聚成生命精華,就像是老桃樹體內的樹芯。
也可以將生命精華重新分解成生命能量,治愈自己的傷口,或者傳遞給別人,包括且不限于動物和植物。
提問,小明同學每天的修煉速度是1,服用草藥之后修煉速度達到2,種植并收割一批草藥需要至少三年,小明同學每拿出01的修煉成果輔助草藥生長,拿出02的修煉時間培育草藥,可以將草藥的成長時長縮減02
求解,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獲得最高的修煉效率?
這道題挺復雜的。
李秋辰的數學早就已經還給了上輩子的老師,完全算不出來。
反正……慢慢練唄。
修仙為的就是長生逍遙,謹慎是必要的,拘謹就沒太大必要。
李秋辰上輩子閱讀那些網絡修仙小說的時候一直都很困惑,有些主角不是在閉關修行,就是在尋找天材地寶籌備下一次閉關修行的路上。
修到最后修成啥了?
閉關百萬年還是純陽童子身,抬手一指,大道磨滅,宇宙爆炸,全書完結。
人生的快樂在哪里?
李秋辰很清楚自己沒有那么高的天賦,也不奢望達到什么天下無敵的層次。能在保證自己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開開心心過一輩子他就很滿足了。
如今剛剛開春沒多久,在冬季到來之前,他有至少五個月的時間來搭建藥圃,繼續完善庇護所,順帶著儲存糧草準備過冬。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