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前,我負傷,險些死在娥眉山上,是一個老人救了我,給我食物,喂我水,如果沒有他,我早就死了,也等不到這一天。”
白鶴王牢記這恩情,蜀地大亂,便是它多次庇佑。
原著那頭鷹王也是它所斬殺。
“你既然沒有作惡,我自不會傷你,這峨眉山你可繼續占領,但必須恢復以往秩序,不得阻攔人進出,同時負擔起鎮壓此地獸潮的責任。”楊安態度不錯,對白鶴王沒有殺意。
“將這座山交到你手上,總比給某些人類強。”他發出冷笑。
外界很多人其實期待楊安與白鶴王之間發生沖突,最好多屠幾尊獸王。
他只有一個人,就算打下多座名山最后也只能占領一座修行,屆時就是他們的機會了。
可楊安根本不會如他們所想的那樣。
對于妖獸他確實看不太上眼,但人類有好有壞,異類也有好有壞,楊安不會不分青紅皂白便一通亂殺,反而是對部分人類,他心中殺意涌動。
“那是自然,多謝神象王的認可。”
白鶴王很欣喜,沒有爆發沖突便是最好,何況還允許它在峨眉山上繼續修行。
至于鎮壓獸潮,這本就是它一直在做的,對于那些近乎瘋狂,想要挑起兩族戰爭的獸王,它也沒有好感。
“峨眉山這里有一株劍樹,有果實結下,大半被我所食,但還有部分剩余,請神象王收下。”
“還有我獲得的一部蜀山劍典,這本是古人傳承,我欲開山立派,將其重新傳給人族,還望神象王品鑒。”
投桃李報,白鶴王立馬做出反應,將它獲得的傳承,還有最珍貴的異果奉上。
楊安自是毫不客氣的收下,“你既然得我認可,向我上供,若有人為難你,也允你掛出我的名號。”
“多謝神象王!”白鶴王態度謙卑,對人類的好感以外,更多是因為它感覺到楊安的身軀底下那深不見底的力量,完全能終結它的性命。
真是不知道天地大變才過去這么久,他的實力怎么會如此強悍,令人費解,白鶴驚嘆。
如此峨眉山平定,白鶴王選擇臣服。
旋即楊安便離開了,出現在了青城山上。
這里同樣有一頭白鶴,與峨眉山上白鶴乃是一對,對于他的到來,態度很謙卑,獻上誠意,這在當今獸族觀念,已屬于臣服。
它們只是幫神象王看守峨眉山、青城山,劍樹再次結果,也要先請示。
雖沒有明說,但這些事是心知肚明的,楊安可非那些好糊弄的‘主角’,他賞賜的可以留下,但要私自截留,那便以命償還,株連十族。
“神象王沒有殺峨眉山、青城山的兩位鶴王,疑似達成約定,允許它們居住在兩座名山上。”
消息從蜀地傳開,許多人不解、疑惑。
但旋即就有官方發出通告,“當今天地大變,一切事物都在改變,人與獸的關系需要重新衡量。”
“目前峨眉山、青城山的兩位鶴王已經報備,得到神象王認可,它們愿意鎮守蜀地,作為交換在兩山修行。”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