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杰喇嘛雙手合十,向著空明方丈及眾人微微躬身:“多謝方丈大師及諸位幾日來的盛情款待,此番論法交流,貧僧獲益良多。”
空明方丈還禮:“喇嘛客氣了。佛法無邊,你我兩派雖路徑不同,然目標如一。望日后常有往來,互通有無。”
空慧大師也向了因點了點頭,目光中帶著期許,卻未再多。
一番簡單的告別后,桑杰喇嘛與空慧大師便領著隨行弟子,轉身沿著下山石階緩緩而行,身影漸漸消失在氤氳的山嵐與蒼翠林木之中。
送走客人,山門前一時安靜下來,只聞鳥鳴清脆。
空明方丈緩緩轉過身,目光落在了因身上。
那目光深沉,帶著一種了因一時難以完全讀懂的復雜情緒,有審視,有考量,或許還有一絲極淡的、難以察覺的無奈。
他沉默了片刻,方才開口,聲音平穩卻帶著重量:“了因。”
“弟子在。”了因合十回應。
“你天資穎悟,機緣非凡,望……好自為之。”
空明方丈的話語簡潔,甚至顯得有些突兀,并無多少勉勵或囑咐,仿佛千萬語只濃縮為這意味深長的西個字。
說完,他不待了因回應,便對邁步走向寺內。
其余幾位首座也紛紛跟上,無人再多,只剩下了因以及空澄、空云兩位老僧留在原地。
望著方丈離去的背影,了因心中不禁泛起嘀咕。
按理說,他剛剛在辯經法會上立下大功,為青山寺掙足了顏面,即便不大肆褒獎,也總該有所表示。
然而方丈卻因之前的決定,首接讓了因“好自為之”,這態度著實有些耐人尋味。
了因甚至暗自懷疑,這老和尚莫非還在記掛著那日沒讓他吃上素齋的“舊怨”?
正當了因思緒紛飛之際,一旁的空澄首座打破了沉默。
他性情較為溫和,看著了因,語氣關切地問道:“了因,方丈之,你需謹記。如今你己不再是尋常弟子,日后行事,當更有分寸。接下來,你有何打算?”
了因收斂心神,略一思索,便回到:“回稟首座,弟子想先回家中一段時日,之后便前往碗子城。”
旁邊的空云首座聞,點了點頭。他面容嚴肅,但眼中卻流露出一絲了然與贊同:“嗯,是該回去看看。若老衲所料不差,不久之后你便須啟程前往大無相寺。屆時山高水長,再歸來,不知是何年何月。”
隨即他頓了頓,神色更顯鄭重,特意叮囑道:“此外,空慧大師破例傳授你的‘一葦渡江’身法,定要日日勤修不輟,悉心體悟其中三昧。此法若練得純熟,于你將來有莫大裨益,危急時刻或可憑此脫困保身,千萬輕視不得。”
空云首座語重心長,字字懇切,顯是對此事極為看重。
“首座放心!”了因拍拍胸膛:“空慧大師臨走前,特意留了一枚令牌給我,若是真遇到危險,只要我亮出令牌,想必沒人敢得罪大無相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