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鎮國公府。
婆子丫鬟們踩著梯子,在回廊上掛滿紅絲帶。
絲線串起的琉璃盞甚是喜氣。
鎮國公夫人站在階前,瞧著婆子們打掃。
提前調整著宴會當日得布置。
手里捏著張紅紙,上面是擬好的宴請名單。
“只請二十家便夠了。”
鎮國公從身后走來,接過名單掃了一眼。
“都是沾親帶故的老世交,不會走漏風聲。”
瞥見夫人在王夫人的名字旁畫了個圈。
用一行小字標注到。
「太原王氏愛吃玫瑰酥。」
夫人笑道:“王氏可憐,便惦念她一些,多備些她愛的玫瑰酥。”
“夫人心細。”
夫人名單遞給管事。
“都送過去吧。也告訴廚房,暖兒的百日宴上,菜式不用太花哨,貴在新鮮干凈。”
她轉頭看向抱著小奶團的奶媽。
小家伙正啃著自己的小胖手,那心聲都聽得出饞意。
玫瑰酥好吃嗎?比桂花糕甜嗎?
王夫人會不會來呀?她要是不來,爹爹的計劃就白費啦……
鎮國公將奶團子吃的肉手拿了出來,又捏了捏,軟乎乎的像團棉花。
“她會來的。”
鎮國公篤定。
“戶部尚書這人最好臉面,我鎮國公府的百日宴,就算心里再不爽,也會讓夫人來撐架子。”
帖子遞出去,收到得人家極少。
可京中官員的府邸里,便卻掀起了不小地波瀾。
戶部尚書拿著帖子在書房轉圈。
“鎮國公這時候辦百日宴,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內閣首輔家中,幾人一邊商量著禮物,一邊笑道。
“太子殿下總是夸贊這孩子可愛,就是鎮國公守得緊,這次總算能瞧瞧了。”
同時。
距離京城一日路程。
西北的居庸關,也接到了帖子。
這帖子,昨日便從京城快馬加鞭得送來,今早才到。
沈家大哥一拿到信,便直接奔回家。
“爹娘,是小妹得來信。”
沈家父母歡喜得接過,自上次顧暖出生接到平安信后。
已三月沒接到自家小女得來信。
上次信中只說一切平安,但一切從簡。
連滿月酒都不曾打算辦,也不讓他們去瞧。
忙展開信。
「爹、娘、大哥,見字如面。
暖兒長勢甚好,已能認人,哭聲洪亮,像極了爹爹年輕時的嗓門。
夫君說,局勢不穩,百日宴便不大辦,只請相熟親友。
一來怕驚擾,二來也想借這機會,讓暖兒見見那不成器得二子。
還望爹娘與大哥能來參加暖兒的百日宴。」
信不長,卻瞧得沈家人相識一笑。
不過,又有些頭疼起來。
顧暖已經快百日了。
帶顧家二子,顧羽宵見見自家妹妹,確實情理之中。
只是這孩子,與在京中時無甚差別。
哪怕遠離了京城,也依舊沒多少長進。
一晃,三日便過去。
這日金鑾殿上并無太多政事。
早早宣布下朝后,各家官員便散去。
戶部尚書攥著牙牌準備回府。
今日鎮國公辦百日宴,并未請幾家,可他也不打算去。
只讓夫人帶著薄禮上門作罷。
卻不成想,許多官員都杵在宮門口。
一臉無所事事地得尚書剛想開口。
搞什么,下朝了不回家,都杵這干嘛。
還未發出聲音,便瞳孔睜大。
“這......”
只瞧著錦衣衛清空了午門前得整條街道。
沿街兩側用黃幔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