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山更甚。
但一切自仙歷135年開始開始變化。
中土六大宗中的‘摘星宗’與‘鎮岳神宮’南下,引起南疆震蕩。
格局迅速改變。
轉眼五年。
現已是仙歷140年。
……
龍脊山境,蒼山洞府。
孟南睜開眼。
死亡日志——
姓名:孟南
享年:140歲
死因:紅袍魘鎮,喪魂失魄
死前修為:練氣三層
回溯:六個月
……
“紅袍魘鎮,喪魂失魄?”
孟南喚出死亡日志,腦海中閃現六個月后死亡畫面——
在一處營地,月上中天,一員紅袍大將領三百三十騎人馬,都是紅袍紅旗,繞營三圈,鳴鑼擊鼓,吶喊搖旗,而后沖著一處營門豎立的木人像連射三箭。
九九八十一天,九九八十一回。
如是再三。
就見那木人像一日比一日更形象。
待到最后一日,已經能清晰看出——
身著道袍,手持劍匣,青年模樣,這木人像赫然是孟南形象!
咻!
隨著最后一日最后三箭射出,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轟的一聲。
木人像四分五裂。
遠在蒼山,孟南兩眼一瞪,頭頂青煙,就再無生息。
……
“咒我?”
孟南看完,眨了眨眼。
這分明是在咒他,九九八十一天,咒術一成,當場身亡。
“殺我用得著這么麻煩?”
“我這一世這么厲害?”
孟南看過死亡回放,再去看死亡日志,一時驚喜——
“享年140?”
“練氣三層?”
他這一世居然成功修成練氣?
而且還是練氣三層?
“發達了?”
孟南心下期待,連忙取下腰間儲物袋。
探進去一看,里頭果然擺放許多玉簡。
中間:查山、摩天崖、牧羊嶺、鬼母山。
往北:暗潮山、萬角窟、三灣山、曲云山、符秀山、泰東山。
往南:玄武山、血蓮山、玉環山、龍脊山、廣明山、逐骨山。
前十世。
再加上這一世。
孟南掌握的地圖再次開闊,往北探索、往南深入,親身去到過的山境已經多達一十六處。
一處山境動輒縱橫數十萬里。
擱在前十世,比如第五世,孟南窮其一生,去到最遠的就只是南邊血蓮山。
后面幾世,孟南對其他方向各有探索,又開拓出不少地圖。
但也很有限。
直到這一世。
孟南一口氣探索出暗潮山、萬角窟、三灣山、曲云山、符秀山、泰東山、龍脊山、廣明山、逐骨山這九處新的山境。
一處處山境,按著地域,按著時間,劃分出一條條大致脈絡,大事全都記錄,小事分門別類,不管有用沒用全都記下。
這些玉簡就相當于為這十六處山境編寫的一部厚重史書,里頭包含了‘人物篇’、‘事件篇’、‘地理山川篇’、‘寶物篇’等等方面。
包羅萬象。
甚至還分為好幾個版本——
第五世。
第六世。
第七世。
第八世。
第九世。
第十世。
包括現在的第十一世。
每一世大致脈絡相同,但又有小細節不同。
孟南全都整理,放置一處,時常查缺補漏,再橫向對比。
此時匯聚,資料厚重。
這是整體記錄,從客觀角度。
又有不小一部分玉簡是個人角度——
有趙小霜的。
有錢雨的。
有孟三壇的。
有孟行者的。
還有一眾弟子,如秦仲杰、徐蓉等。
當然,這其中更多的還是從孟南自身的角度記錄的種種——
修行。
經歷。
見聞。
術法。
等等諸多方面。
“有的看了!”
孟南看著堆積如山的玉簡,深吸一口氣,先從匯總看起。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