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找亞歷山大皇儲就不一樣了,雖然涅謝爾羅迭并沒有皇儲黨的標簽,但他以前也沒有幫助過康斯坦丁大公,而且平日里他們兄弟有糾紛的時候還是多半向著亞歷山大的。涅謝爾羅迭覺得自己在亞歷山大皇儲面前還是有點面子的,讓皇儲幫忙疏通一下軍方的關系,讓他行事稍微輕松點應該不是特別難。
涅謝爾羅迭的想法是讓亞歷山大皇儲出面跟巴里亞京斯基公爵疏通疏通關系,讓這位新晉上將以及陸軍副大臣跟帕斯科維奇說說,讓老爹給一個面子。
“殿下,您也知道的,這一次的行動至關重要,如果能夠迫使土耳其放棄保加利亞,那意味著通向君士但丁堡的大門完全向我國敞開。未來二三十年內我們可能就有機會實現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愿望了!”
快三十五歲的亞歷山大皇儲顯得比從前沉穩了許多,一頭濃密黑發連著兩鬢絡腮胡子的他越來越像他的父親了,從前那個活潑愛哭的男孩已經完全看不到一點影子。
“您希望陸軍方面怎么配合呢?”亞歷山大皇儲沉聲問道。
這個問話并不意味著亞歷山大皇儲答應配合,相反他更在意涅謝爾羅迭究竟想要做什么,然后他才決定幫不幫忙,顯然如果涅謝爾羅迭的要求比較過分,他肯定是“愛莫能助”的。
涅謝爾羅迭自然也知道關鍵的問題來了,沉思片刻之后他回答道:“我希望陸軍方面能配合外交部的行動開展一系列的震懾行動,給土耳其方面施加更大的壓力,迫使他們在英法全面介入之前就范!”
這其實就是涅謝爾羅迭的全部計劃了,他并不打算真的跟土耳其打仗,不光是帝國的財政不允許,更重要的是他其實一點兒也不喜歡軍事冒險,尤其是在巴爾干這個火藥桶冒險。
英法的態度實在太難說了,如果俄國真的在巴爾干采取行動,很難說他們會不會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反正涅謝爾羅迭是不敢賭的,因為一旦賭輸了那就是一場規模空前巨大的大戰,這樣的大戰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定就是贏家。
所以涅謝爾羅迭的想法是以泰山壓頂之勢施壓土耳其,用雷霆手段嚇倒他們,在英法決定全面干涉之前就將事情敲定下來。到時候就算英法真的給土耳其撐腰,頂多也是讓俄羅斯后退一步,不可能完全將俄國逼回原地。
那樣一來在保加利亞俄國或多或少都能吃到一兩塊肉,而只要吃到了肉,他這個首相就有所交代了。一方面向尼古拉一世證明了他這個首相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家伙,讓他們知道自己這個首相依然寶刀未老!
可以說這已經是涅謝爾羅迭最后的奮力一搏或者說垂死掙扎了,如果成功了他這個首相就還能當下去,如果不成功那他就準備告老還鄉頤養天年,反正就是不成功便成仁他是豁出去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