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的硝煙徹底散去,燕園仿佛瞬間被抽離了所有緊張因子,換上慵懶而歡快的節奏。行李箱滾輪聲在教學樓與宿舍區間此起彼伏,空氣里彌漫著告別與相約的喧囂——大學的第一個學期,終于在交卷鈴聲中,正式落下了帷幕。
對于304宿舍的四位年輕人而,這也意味著短暫的分別。
趙偉是第一個收拾好行囊的,他那標志性的大嗓門在空蕩了些許的走廊里依然洪亮:“兄弟們,明年見了!回去得讓老爺子好好檢驗檢驗我這半年的‘文化成果’!”他用力拍著每個人的肩膀,笑聲爽朗,“過年都吃好喝好啊,養足精神,下學期繼續!”
周峰則在一旁手忙腳亂,一邊檢查著他的游戲本是否妥善收納,一邊往箱子里塞著打包好的北京特產,嘴里念念有詞:“總算能回家當幾天少爺了!這學期可累慘了。哥幾個,線上開黑隨時叫我,保證隨叫隨到!”
沈一凡推了推他那標志性的眼鏡,動作慢條斯理,將最后幾本厚重的典籍和筆記小心地、分門別類地放入行李箱,仿佛在安置易碎的珍寶。他扶了扶鏡框,用一貫平穩的語調說:“已購好明日清晨的車票。祝各位假期愉快,我們癸巳年再見。”他依舊保持著用傳統干支紀年的習慣,帶著一種與時代略微脫節的學究氣。
陸鳴站在一旁,微笑著與三位性格迥異卻相處融洽的室友——道別,心頭泛起淡淡的、溫暖的漣漪。這半年的同窗之情,共同熬過的夜、吹過的牛、分享過的苦惱與歡笑,是他重生歸來后,除卻家人之外,收獲的最為真摯的慰藉。
送走室友,喧鬧的宿舍驟然安靜下來,只剩下窗外隱約傳來的、屬于假期的自由聲響。陸鳴走到窗邊,望著樓下拖著行李箱、說說笑笑逐漸遠去的學生身影,冬日的夕陽將他們影子拉得很長,鍍上一層金色的光暈。
2018年,即將走向它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