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的蕭棄可沒少因為自己的名字生悶氣,也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大皇姐的長歌,二皇姐的明月,到她這就剩了個棄字。
改名是改不了的,都上玉牒了,除非從皇室中除名,不然這一輩子都要頂著這個名字過活。
……
六歲那年,蕭棄在話本子上看到了許多好聽的人名,想著父皇寵她寵的和眼珠子一樣,像改個名字這樣的小要求應該不會拒絕她的,于是她跑去找和靖帝商量這件事的可行性。
誰想父皇居然沖她發了好大一通脾氣。
蕭棄不知是哪里惹了他不悅,往后的幾年她對此都是能避就避。
過了那段時光,她慢慢接受了這個名字,姓甚名誰不過一個稱呼,對她造成不了什么影響,吃喝玩鬧照常就足夠了。
一年春,宮里宮外草長鶯飛,動物出來活動了,愛搞事的人也冒了頭。
這人是誰?她的好堂兄,蕭思棋唄。
大姑姑的山茶花宴上他說自己的名字不好聽,寓意不好。若是小時候的自己,必會哭著鬧著同他爭辯一二。
但長大后,棄這個字眼平白多出了許多種解釋,而不是拘泥于所謂的被拋棄,被舍棄上。
“本公主的棄,那是棄病棄災的棄,腦子里面沒墨水的可不要湊到本公主面前討打,很討厭的好嘛?”
私底下蕭棄是有找過蕭思棋幾次的,他們皇家的事只能面對面偷偷說,傳出去了叫人笑掉大牙可不好。
哦,某人的牙已經掉了來著。
“好好好……”
這會兒的蕭思棋還是那副什么都不在意的模樣,蕭棄說的話他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根本不信面前這個比他矮了一半的丫頭能打疼他。
跳起來猛捶他的膝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