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的最大的后果就是,楊國和大順的土地上,多了一些偷渡過來的其他國家子民。
從而進一步緩解了,這兩個國家之中,人口不足的窘境。
還別說,其中還是有不少的人才的。
為此,崇禎沒少看到高巖每天咧著嘴的,開心的大笑。
從大明運輸過來的人口還沒有到來,就先給他從別的地方注入了一些活力,從而讓這兩個國家有了長足的發展。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崇禎就帶著高桂英她們踏上了新幾內亞--楊國的土地。
在踏上楊國的土地之后。
楊闊海同樣是不怎么待見崇禎,鬧得崇禎都快要懷疑,怎么自己的每一個兒子都仿佛撿的一樣。
陌生的,還不如面對一個陌生人來的熱情。
父子之間的交鋒,柳如是她們在大順見的多了,也就見怪不怪。
「由檢不用見外,小孩子就是這樣,接下來了,就讓我帶著你們到處看看。」
到了這里,那就是柳如是的地盤了。
自然一切都是柳如是說了算。
崇禎自無不可。
只是心里有點無語,楊闊海都這么大的人了,還被稱作小孩子,只能說柳如是的溺愛,沒有把自己的兒子養廢了。
真的是個異數。
當然,經過了這么久的相處,崇禎也明白,其中的教育功勞,還是得算在高桂英的頭上。
對于這個女人,崇禎的心里很復雜。
他可是把人家的老父親給干掉的,沒有在大順的時候,被人給宰了,都是他命好,遇到了一個講理的。
要不然。
他可是算過大順的構成部分,大多都是曾經的反賊。
只是現在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國家的頂梁柱。
只能說是造化弄人。
現在,也就楊國好一點,其中都是大明曾經在遼東戰場上,和朝-鮮戰場打過仗的一群人。
雖然不如在大明的國土
上,活的舒坦。
可也有許多讓他們高興地事,那就是到了這里,他們的一切可都比在大明,提升了一成。
就連韓楓,都混成了楊國的將軍,可以說除了楊闊海這個皇帝,論陸地上的軍權,可就數他最大了。
轉眼就過去了一年時間。
而正是這一年,由于大明的強勢,和許多海外的封地聯合起來的強大實力。
在某種程度上,迫使教皇亞歷山大七世于1656年頒布一道法令,規定:所有在大明國土于封地上的教民,必須遵守大明和當地封地上的律法,還被要求,所有的進入大明勢力范圍的教義,可以置于大明律法之下,并受宗-教事務所管轄。
也是在這一年,蘇丹女權時期(1648年—1656年)結束。
同年長達數年之久的俄波戰爭第一階段(1654—1656年)結束,并在開春開始與波蘭政府談判,至于談判的結果暫時還沒有人知道。
也在此時,楊國庇佑了第一個荷蘭人--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
「昨天還好好的,怎么今天就愁眉不展?」
今日出門游玩,崇禎可是帶著燒烤架的。
還想著怎么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藝。
卻見到柳如是的臉上,不是很開心。
「荷蘭大使館的人,又在楊國的朝堂上提出抗議了,說是我楊國,庇佑了不該庇佑的人。」
「就是那個因反對猶太教教義,而被開除教籍的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
崇禎也最近也對此人有所耳聞。
「是啊,弄不好,荷蘭人連攻打英國人都會放下,從而集中精力來對付楊國。」
柳如是有點心憂。
對于楊國朝堂的事務,她不是很清楚,可也知道,荷蘭不是剛剛建立起來不久的楊國,可以對付的了得。
更何況,上一次因為英荷之戰,可是坑了荷蘭不少的錢財的。
這一次人家騰出手了,還不和楊國好好的打上一仗?
為了提振荷蘭人的國民民心,也應該這么做。
柿子要挑軟的捏,在這些猴精猴精的國家眼中,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不用怕,荷蘭人打不起來的,他們國家現在的民生問題都還沒有從戰爭的傷痛中走出來,那會輕易的開戰,最多就是口頭威脅一下,要相信咱們的兒子,能夠應付的來這種事情。」
崇禎抬頭仔細的分析了一番。
還讓柳如是她們寬心。
「你要是不信的話,現在不管是楊闊海還是高巖,已經派人去了英國,打算用縱橫之道來解決這個問題。」
外交嗎。
不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若是有機會了,還是可以聯手對付共同的敵人的。
「真是這樣嗎?」
「當然。」
「那個荷蘭人,不用還回去?真想不明白,這人有這么重要?」
「嘿嘿,對楊闊海他們來說,要是運用的好的話,可以瓦解荷蘭人的一些信仰,你說厲害不厲害?」
崇禎已經對楊闊海高看一眼了,沒想要這小子,還懂得利用別人的信仰搞事情。
這個已經收他前世,不知道多少人玩爛了的方法。
可在此時此刻,還是頭一次用出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