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談話結束。
代善就讓孔有德和尚可喜兩人在偏房候著,自己帶著寧完我和范文程去了皇太極的御書房。
自從聽說了大明的崇禎喜歡在御書房辦公。
皇太極也就很少開朝會了,這一點得到了滿朝貝勒們的贊同。
誰也不想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狗遲,而且他們的早朝,還不是那種經過了崇禎改良過的早朝。
深更半夜就得起床,煩都要煩死了。
御書房的皇太極,早就不看《三國演義》了,就連原本愛不釋手的,從薊通兩地搜刮出來的兵法。
如今也都扔在了一邊。
到不是他看不懂,而是他目前免得的危機,是任何一種兵法都解決不了的。
大明的堂堂大勢,就仿佛大明開國之初,打遍天下無敵手一樣,曾經強大的大元,強大的蒙古人,也被壓制在草原上死活不能往中原一步。
皇太極認為,他們女真人的人口,還沒有蒙古人多,除了和大明和解之外,債不出任何一種能夠保全自己的辦法。
除非是退回白山黑水之中,去過那種朝不保夕的苦日子。
又或者是碩讬完成了他的千里之行,找到了可以對他們援助的勢力。
思索間,被外面的太監一聲唱和給打斷。
轉身就看到了進門的代善。
“應該是沒有問出來一點有用的東西吧。”
皇太極隨意的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坐下說話。
“還真如皇上所料,沒有一旦可供參考的謀略。”
代善只道自己是心急了,大清水底下的暗流,他不能不急躁,眼看著天氣轉暖,已經有蒙古八旗的人脫離了盛京,說是要去放牧。
估計再過段時間走的人會更多。
若沒有強大的威懾,成立還沒有兩年的大清就要沒了。
就連他們自己內部的聲音,都多了一些打不過就散伙的情緒,像極了他最近看過的一本《西游記》。
里面那個肥頭大耳朵的豬八戒,就是這么干的。
“你啊,還不如把精力都用在大凌河堡的好,袁崇煥你就不要再管了,人家可是個聰明人,在你算計他的時候,人家很可能已經離開了皮島。”
皇太極對于袁崇煥的看法,一直在改變。
從最開始的頭痛無比,怎么都啃不下的一塊硬骨頭,到最后能夠打的有來有往,那時她還以為自己變得強大了。
實際上是人家不太想打了。
到最后他們能夠突破寧錦防線,自己的心態立刻就發生了轉變,暗中想著自己原來這么厲害的嗎?
眼看著后金幾代人都沒有達成的夢想,將要在自己的手中完成。
卻忽然遇到了當頭一棒。
入關之后在京師腳下的遭遇,瞬間打蒙了他的腦袋,即便是帶著所有人從馬蘭峪撤退,他不認為是自己給失敗了。
想著以后總有卷土重來的一天。
然而這一天就成了遙遙無期,就成了永遠。
大明的強大他也只是見識到了遼東的一角,誰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玩意。
不由的有些懷念,當時的八大晉商。
那些人才是他們的眼睛,才是他們的耳朵,才是他們的衣食父母,雖然要價卻是高了一些。
只可惜被崇禎一舉給滅了。
那也是崇禎第一次大開殺戒,估計也會是最后一次殺人。
“袁崇煥離開了皮島,又沒了大明內部的支援,他能夠逃向那里去?”
代善思索著腦子里的地圖,往上走就是他們的控制范圍,在苦寒的寬敞地帶,沒有哪一只軍隊是他們騎兵的對手。
剩下的也就只有進兵朝鮮了。
而且此時的朝鮮兵馬并沒有多少,被阿敏連續折騰了兩次,袁崇煥想要打下來,似乎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據阿敏報來的消息,袁崇煥在離開寧錦的時候,帶著的人口可不再少數。
就連工匠也沒有放過。
“不錯,就是你想到的朝鮮。”
皇太極瞧著代善恍然的神色,就知道他心中所想。
“朝鮮咱們占據不了,可袁崇煥可以,以后咱們再想要向朝鮮進兵,要求上貢已經不可能了。”
不得不承認,袁崇煥走了一步妙棋。
朝鮮是個好地方,奈何和他們的騎兵相沖突,一個游牧民族,想要建設好一個農耕為主力的國家。
談何容易。
沒有那個國家大多數人的配合,還不如搶上一次走人劃算的多。
“這么說咱們又要多出一個敵人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成?為此還要少一個能夠持續提供糧草的錢袋子?”
代善內心有些著急了。
恨不得現在就讓阿敏再次發兵討伐朝鮮,就算占領不了,也局對不會留給袁崇煥。
“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你也可以看成是大明多了一個敵人,還是他們鞭長莫及的敵人,隨時可以從海上威脅到大明。”
大明內部的簡略地圖,皇太極也是有的。
他叫不上來的那個地方的名字,其實就是袞州范圍內,靠近登州的威海。
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
若是這么看待問題的話,似乎就回到了三國時期。
勢力最弱小的袁崇煥,一朝海闊憑魚躍,也成了下棋的人。
兩個主子之間的交談,寧完我和范文程都只有聽著的份,除非是皇太極或者代善問起才會作答。
對于皇太極剛剛的分析,他們也是認同的。
接下來就要看朝鮮能夠消耗多少袁崇煥實力,而大明又對這件事持什么樣的態度。
“好了,多余的話我也就不多說了,我估計大明想要在遼東開市,也就在最近這段時間,你要隨時做好準備,看能夠從大明換取多少好處。”
都不會道多長時間,沒有和大明交易了,積攢下來的皮貨和人參,堆積如山的都快要發霉了。
那些從薊通兩地掠奪過來的金銀財寶,古畫,古董和書籍,想必能夠換到一點好東西吧。
皇太極也有點不太確定。
中原的一些消息,多數還是從袁崇煥的口中聽說的,如今整個大明最常用的財物,已經不是銀兩而是金元,銅元之類的貨幣了。
兩者之間的兌換。
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皇太極的猜測很準。
事實上,在袁崇煥發出登州事變的消息之后,就在準備著撤離皮島。
行軍路線也是早就想好的。
從宣州開始登陸,奇襲平襄,被阿敏在最短的時間內打趴下了兩次,其軍事實力已經不足以對他的軍隊產生威脅了。
而且歷史上,朝鮮也是被中原占領過的。
若是認真算起來,那里的所有人,和漢人本無二致。
最多就是發展出來的語大不相同,可文化屬性還是差不多的。
“沒想到,我這一輩子還能夠去攻打一個國家,最后還要做一次開國大臣。”
祖大壽滿臉唏噓,看著自己的手下,拆下許多木料做著最簡易的攻城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