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勛的樓船,穩穩的停靠在了碼頭上。
商隊的商船,在見到碼頭上還有三艘一樣的樓船,就知道南京的那些人被想著向皮島運送貨物了。
商船上的所有人,在見識了樓船的強大,可不認為還有誰的船隊,能夠對付的了大明的水軍。
除非是讓廣州的鄭芝龍,率領他最精銳的艦隊前來,應該能夠輕而易舉的拿下。
可現在遠水解決不了近渴。
沒了鄭芝龍的廣州,荷蘭人就會更加兇狠的劫掠沿海,到那時造成的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還以為你小子被敵人給俘虜了呢,讓我們虛驚一場。”
站在樓船船頭上,幾位船長羨慕的瞧著劉世勛,揶揄的問候了一句。
“我怎么就沒你小子這么好的運氣,快說說是那個方位遇到的?往后五天時間的海上巡邏,就交給我們就成。”
也有船長套著關系,想要知道明確的航道,這么一大筆的財富,就算只有的一點點的分成。
也足夠他們每人一年的俸祿了。
“那條海路,不是你們自己說出來的嗎?記得才茶樓中,就數你說話聲音最大,難道你們都忘了?”
劉世勛很是爽快的交代清楚了方位,他知道,這次撈了一票大的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商船路過。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事情,出現的次數多了。
總會讓登州的人意識到,海上并不如自己想像的安全。
碼頭上,隨著劉世勛下船之后,身后還跟著一位中男人,正是商船隊伍中的副會長。
副會長名字叫做錢吳,金陵人士,長期做的就是長途生意。
袁崇煥還在遼東的時候,他都能組織人數從八大晉商上的手中搶出一點生意來,可見本事了得。
“程尉長,這些人就交給你們了,我已經問過了,全部都是往皮島送的物資,你可能不知道,其中還有新式的火槍,雖然比不上咱們手中的厲害,可威力也差不多了。”
劉世勛上岸之后,向程尉長行了一禮,說著此行的收獲。
只有上岸了,才心中有了一些后怕,幸好船上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會是用火槍,哪怕知道自己有這種火器。
也只能留在船上干瞪眼。
“南京的人,果真把火槍研制出來了?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
程尉長心底一驚,幸好這一次給全部截獲下來了,萬一流傳到袁崇煥的手中,最后被建奴用高價收走。
那么遼東的兄弟們,可就要吃苦頭了。
即便是像劉世勛說的,和他們手中的火槍相比,略有不如。
只要數量上去了,也一樣能夠造成巨大的威脅。
沒了裝備上的優勢,剩下的就要用人命去填,到時候的慘烈戰爭,只要一想到就頭皮發麻。
“南京現在只能夠仿制,廢品不少,他們買的是荷蘭人的火槍,沒想到在背的國家,已經能夠把火器發展到了這一步,要是那些荷蘭人乘船打過來,又是一場硬仗。”
劉世勛苦笑著說道,
現在他們在海上面對的是登州的商船,他想不出來,面對著荷蘭人戰船的鄭芝龍的船隊,到底已經強大到了什么地步。
錢吳在船上的時候,已經把他知道的全部交代了出來。
在他一開始用一艘戰艦,繳獲了一群商船沾沾自喜的時候,才知道了山外有山。
“你們的戰馬,給我一匹。”
劉世勛不打算停留,他的戰艦也只能依靠他的副手掌舵了。
“要戰馬干嘛?戴著大紅花夸街嗎?”
“去你的,我是想要親自去一趟京師,多要一點撥款,戰船的建設刻不容緩啊。”
劉世勛說著,還看了一眼身后被押走的錢吳。
他以前還等著道院設計出來的鐵甲戰艦,不過現在他等不了了,若是不能夠訓練出一支強大的水軍。
他每次出海都會提心吊膽。
生怕從哪個角落里,跑出一對荷蘭人的艦隊。
和他的戰艦一樣,都配備著火炮和火槍兵,人家戰艦多,他的戰艦少。
誰輸誰贏一目了然。
而且只有更多的戰艦出來,他才有機會成為水軍中的少將軍。
男兒的夢想就是為了做將軍,做不成陸地上的,就做水中的,不管如何功成名就仿佛就在眼前。
“還要撥款?你們水軍就是一條樓船,就能
(本章未完,請翻頁)
都得上我們一個尉的裝備總和,我覺得呃逆這次去了京師,肯定是要被人給臭罵一頓,弄不好陸軍和你們水軍還要打上一架。”
程尉長自己知道,在整個陸軍之中,已經有人開始對水軍的高額餉銀不服氣了。
訓練的時間最久,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
反而占據的資金最多。
現在只有四艘戰船,要是多了的話,那還得了。
“打一架就打一架,誰怕誰?有本事讓他們和我在船上干架。”
劉世勛一開始說的風采飛揚,隨即話鋒一轉,把干架的位置放在了船上。
在水面上有多少人是他們的對手?
怕是連站都站不穩吧。
程尉長不由的多看了一眼面前的莽漢,似乎這份莽撞的外表之下,隱藏著的就是一顆精明算計的心思。
若是沒有吃過虧的人的,相必能夠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
四月的京師。
高陽縣,孫家宅院。
此時的孫家宅院,幾乎快要成為高弘圖和袁可立兩人的住所了。
孫承宗帶著一壺清酒,半斤豬頭肉走了進來。
“朝廷把民間建設小學的公文批下來了?”
一進門就看到了一紙公文,上面的批示很明確,就是朝廷可一排人過來查驗小學的建設進度。
只要符合條件,朝廷會專門下撥教育專款,扶持地方的教育事業。
而且統一的教材,也會有朝廷負責。
簡單的就是一句話,村子里把小學建好了,先生也請到了,剩下的事情,就有朝廷負責,不讓當地百姓出一個銅板。
“何止批下來了,就連后續的那些事情,朝廷都一力承擔,要我看朝廷缺人缺的厲害,不是皇上不想給地方上建設小學,完全是先生不夠用。”
高弘圖已經在高陽縣教諭的位置上坐了許久了。
忙的就是對于各個小學和中學的管理,發放書籍,和對先生的考核。
高陽縣位置和京師很近。
許多的好處,高陽縣都能第一時間收到,然而整個大明有多少個縣城?
皇上就是忙的一天到晚都不睡覺,也不可能把所有鄉村的學校都建設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