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的安排不是心血來潮。
關于高桂英的所有消息,駱養性都有匯報,只是駱養性沒有說的一件事就是,曾經有不少的人家想要上門提親。
都被他安排了手下給勸了回去。
所有關于皇上的傳聞,他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要是因為他的一些疏忽,讓一位皇上惦記著的美人硬生生給嫁人了。
后果不用去想都很嚴重。
而米脂是一個窮地方,若不是駱養性偶爾給安排了一些輕松的活,不費勁,還來錢多。
高桂英就算是一位天生的絕世美人,也會在莊稼地里把自己的美色給折騰沒了。
手下暗中做的事情,崇禎不知道,就算是駱養性也不敢說出口。
宮里的皇后和妃子們,也是他吃罪不起的。
畢竟做臣子的,許多事情都要給皇上兜著不是,即便是皇上一點都不知道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至于高杰的女人邢氏,完全就是崇禎回憶著他曾看過的歷史,才清楚這人能夠做什么,身上有著怎樣的才能。
李長庚只是問了一句,見皇上心里有準備,就知道這件事情必須立刻辦下去。
“皇上,現在京師是重中之重,我看不如讓她們兩人先從京師開始吧,最后輻射至全國,只要人手跟的上,應該是很快的。”
李定國翻著最近的各項審計數據,財富的流通最多的兩個地方,暫時只有京師和西安府。
而西安府的財政模式又很簡單,只有京師的有些復雜。
隨著京師附近的工廠越辦越多,經濟增長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無不在考驗著官吏們的決策。
而經濟的飛速增長,也同樣考驗著這些人,是不是能夠頂得住金元的誘惑。
“可,這件事你去安排。”
崇禎三兩下說完了自己的部署,就往外走去。
只留下高桂英和邢氏大眼瞪小眼的看著李長庚他們。
高桂英是來京師要工廠開辦的權利的,為的就是自己的家鄉人,可沒有想過要去做什么審計部的部長。
眼看著崇禎就要從她身邊走過,不由得身手扯住崇禎的衣袖,眼明手快的魏晨剛要阻止隨即發現不妥。
身旁站著的駱養性駱指揮使都無動于衷,想著外面的某些傳聞,對其真實性有了更多的一點了解。
“你別走,我還有話要說呢。”
沒有其她女人那種跺腳撒嬌的神態和語氣,直來直往的問話,反而更顯得英武不凡。
被扯著衣袖的崇禎,一只腳已經邁出了門檻,差點被拉的歪出一個趔趄。
“干什么啊?有話快說,別拉拉扯扯的,注意影響。”
崇禎甩開扯著他衣袖的粗糙手掌,向后退了一步,斜著眼睛看了一眼跟在身邊的魏晨。
目光落在魏晨的身上,魏晨一個激靈,瞬間反應歸來他的職責是什么,一個箭步站在兩人之間。
此時誰也看不見誰。
也同時避免了兩人的尷尬。
其他人都當做了皇上在和美人打情罵俏,可不敢不識相的摻和其中。
“我覺得,米脂那個地方太窮,需要建設一些工廠,免得當地的百姓流逝太過嚴重,時間一久,估計都快要沒人了。”
好在高桂英很懂得說話的方式,沒有一開始就說救救百姓,要是百姓賺不到錢,肯定都餓死了。
反而換成了一個地方沒人的說法。
任何一個皇帝,為了控制某些地方,都在不遺余力的遷移人口。
要是真的沒人了的話,那就說明那個地方,已經不再有效的行政控制范圍之內了,說的再嚴重點,和丟失國土沒啥分別了。
“哦,米脂啊,那是在榆林那一帶吧,那地方的官道都修好了?”
已經見識過,路修好之后,可以達到的效果,對于一個窮地方來說,就是一條生命線,無論是出門買賣土特產,還是做什么事情,都會方便不少。
不過崇禎記得,那一片地方,山路太多,想要修好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是他已經把火藥批準給工程隊使用,也不見得能夠加快多少修建的速度。
“沒···還沒有修好,只是現在干旱越來越嚴重,那里的百姓已經快要過不下去了。”
高桂英由于看不到崇禎,只能偏著頭從側面看過去。
(本章未完,請翻頁)
“路都沒修好,工廠可辦不起來,就算是能夠辦起來的話,產品又該怎么運輸出來?”
崇禎是在按照實際情況,說出了最實際的問題。
不過為了讓高桂英給他安心的干活,還得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
米脂縣隸于陜西布政司延安府綏德州。
而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會在西安建大順朝,改延安府為天保府,米脂縣為天保縣,隸屬同前。
可現在還是一個窮苦的小縣城。
崇禎記得米脂縣屬于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總體西北高東南低。從稍大范圍來看,米脂縣位于橫山山脈以東,黃河支流與無定河分水嶺以西,東西兩頭高,中間低,橫剖面呈“凹”形。從橫山山脈向東派生的幾條梁峁帶構成米脂縣無定河西側溪谷分水嶺。
米脂縣屬中溫帶半干旱性氣候區,全年雨量不足,氣候干燥,冬長夏短,四季分明,日照充沛,春季多風。晝夜溫差大,適宜農作物生長。
以他學渣的記憶,能夠記得這么多,還是因為一句話引起的“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當時就好奇,為何那個地方美人出的多,英雄也出的多。
不過那個地方的礦產也很豐富,只是這個時代的人,還不知道其中的價值而已。
崇禎收回了踏出去的一只腳,坐在他原來坐著的椅子上,撐著腦袋沉思了起來,大明要想發展,一些礦藏是需要開采的。
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也只有那些淺表層的礦藏,才不會把人命給填進去。
‘米脂縣礦藏資源主要有煤炭、天然氣、陶瓷土、石灰石、巖鹽等。其中,煤炭主要分布在縣境內西北部,雖屬薄煤,但結構簡單,埋藏淺,易開采。’
這是崇禎記憶中,為數不多的一點關于礦藏的消息。
只知道那個地方有礦,但具體的位置,他可不清楚。
“李定國,去道院找一個會風水堪輿的人來這里,最好是對礦藏有研究的。”
道院現在就是個大雜燴,里面的什么人才都有。
以后能夠掌控全國之后,肯定是要分門別類,專門成立一些學科的,只是此時人才儲備還是不足。
聚在一起,也浩然給這些人互相刺激著,還能夠發揮出許多倍的潛力。
“另外給全國發文,就說道院需要招收一些探礦的高手,專門成立一個關于研究地質的部門,誰若是做的好了,可以單獨成立一個學院,就叫地質學院,歸類于風水堪輿科目。”
一只羊是趕,兩只羊也是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