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大明 > 第一百六十六章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十六)

      第一百六十六章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十六)

      高杰一開始聽到皇上讓他滾去遼東,仿佛鐵打的漢子,身上沒了半分力氣。

      然而最后又是一句,以后接到圣旨才能夠回去成親。

      立刻又原地活了下來。

      忽上忽下的心情,比他在遼東和建奴們打仗還要刺激。

      最后又聽了駱養性完整的復述了皇上的原話,面上的高興表情完全掩飾了心中的驚訝。

      不由得想到:原來那個叫做李定國的人這么聰明,要不是駱指揮使自作主張,現在自己已經抱得美人歸了。

      可駱養性不管如何,都是給他跑路了的。

      雖然最后事情辦砸了,辛苦總還是有的。

      “駱指揮使大恩大德,高杰感激不盡。”

      高杰很上道的,立刻做出了自己的表態,隨即又向洪承疇和晁剛發出了感謝。

      只有李過黑著一張臉,看也不堪高杰一眼。

      以前他還覺得高杰是個可造之材,誰知道人家是想要做的舅媽的丈夫,雖然邢夫人和李自成還沒有成親。

      可定親了也算啊。

      若不是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這件事情發生,他自己都還不知道,高杰快要做他后舅舅了。

      想到此人還要和他一起去遼東。

      將要一天到晚的在他面前晃蕩,心里就是一陣不爽。

      決定這次回去,得好好的想一點練兵的好辦法,不讓高杰的身上脫幾層皮,他就不叫李國。

      然而轉頭一想。

      所有人都是為了高杰辦事,結果受傷最小的,只有高杰。

      損失最大的,卻是洪承疇。

      上一次去往袞州,本來皇上就是屬意洪承疇的,畢竟有剿滅反賊的經驗,去袞州肯定是最好的人選,

      可道最后,皇上還是選擇了孫傳庭。

      結果出來之后,洪承疇就郁悶了好久,這次再被皇上訓斥,若是傳開了,對洪承疇的威望打擊很大。

      剛剛全面接受冀州,就出了這事,讓滿朝文武該怎么想?

      看起來只是帶著士兵,去駐地的縣城,跑上十圈,所有將官也只是抄錄十遍軍法。

      可背后的意思,容不得旁人不多想。

      洪承疇其實心中已經有了準備,之所以他能夠一口接下高杰的事情,前去找駱養性。

      就是想要試探一下,皇上對他的看法。

      要不然高杰和他八竿子都打不著,何苦給自己找麻煩呢。

      就結果看來,晁剛也是被牽連到了。

      他之所以受罰,而晁剛沒有,只是因為,晁剛是皇上最后想到的。

      “咱們的小聰明,看來不能用啊,皇上心里都清楚著呢。”

      洪承疇不能不承認,有的人天生就能夠從許多紛擾的事物中找到最關鍵的哪一點東西。

      皇上剛好就是那種天才。

      而只要一想到,自己作死的去試探這樣的人,現在還只是一點小小的處罰,怎么看都是應該慶幸啊。

      晁剛倒是沒有耍小聰明,自然不會有洪承疇想的深沉,可臉上的神色也不是很好看,

      “你們一個個的不好好的做事,總想著糊弄人可不行。”

      說著轉向洪承疇,搖頭嘆息道:“承疇,別管老弟說你,有許多事情,我也給你透露一點風聲。”

      招募新兵需要在城里。

      晁剛就一直待在京師,一些事情自由手下人去辦理,他最后只是檢閱一下,拉出去狠狠地操練就成。

      所以見到崇禎的機會比較多。

      而皇上也總是會到他的衙門里坐坐,閑聊幾句東南西北。

      其中一些話,就是關于盧象升和洪承疇的。

      他不是個喜歡傳播小道消息的人,可要是看著自己的昔日上官,將要行差踏錯,還是不得不誰出一點隱秘。

      還在想著心思的洪承疇,聞一陣詫異。

      兩人之間的關系,說是好吧,確實是真的好。

      可不好吧,若是沒啥要緊事,一年到頭見幾次面都難。

      駱養性是個人精,見到晁剛要說事,立刻就想回避,卻被晁剛留了下來。

      “都不用走了,一會還要說你呢,你們兩個小輩也都留下聽聽,對你們有好處。”

      本不是很在意的洪承疇心頭一動,正襟危坐,做側耳傾聽狀。

      “皇上經常去我的募兵部坐坐,有時候閑聊的時候,也提起過你們的名字,承疇,知道前幾天為何去往袞州的不是你嗎?”

      洪承疇搖了搖頭,他只知道自己在皇上的心中地位不如孫傳庭,至于原因。

      他能夠想到的是,自己是文人出身領兵。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而孫傳庭人家學的就是兵法,沒辦法了才開始科舉的,雖然八股文章做的不咋地。

      現在整個大明誰不知道,皇上不喜歡儒學,很可能他學到的東西,被皇上厭棄吧。

      “你的私心太重,皇上也不是要你大公無私,而是在不涉及大明利益的時候,偶爾照顧一下自己的族人,沒一點問題。

      皇上在說起你的時候,說你是和孫傳庭兩人是天生的將才,你的忠心皇上也知道,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皇上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晁剛依舊記得,皇上對洪承疇的評價很高。

      可以說在整個大明,能夠在戰爭指揮上面,沒有人比他更優秀了,即便有也是相差不大。

      缺點就是,容易忽略軍法。

      而使用軍法的時候,卻又忘了仁義道德。

      雖然在軍隊講仁義道德很虛偽,也很沒勁,可一支軍隊的強大,總是需要一個信仰來凝聚軍魂的。

      “你讀的兵法很多,不知道最大的體會是什么?”

      晁剛忽然問了一個和洪承疇不相干的問題。

      每個人讀兵法的感悟都不同,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可只有真正讀進去之后,才能夠發現,兵法上領兵的要訣就是賞罰分明,軍紀嚴整。

      只要做到這兩樣,士兵們的身后就有了保障,一支軍隊也才能夠敢戰。

      而軍紀嚴整則是為了進入軍魂最準備,一個軍紀懶散的隊伍,怎么也不可能凝聚出戰無不勝的軍魂吧。

      洪承疇許多時候還是在按照自己的喜好在賞罰士兵,雖然軍餉不能夠克扣,可在其他的地方還是能夠做出一些調整的。

      至于軍紀,據晁剛所知,懶散倒不至于。

      可同樣的一劍違紀的事情,最出來,為何倒霉的總是看著不順眼的士兵?

      一次兩次倒罷了。

      可一直下去,這一支軍隊還有什么公平可?

      上戰場打仗是要死人的,萬一其中一位士兵懷恨在心誤了大事怎么辦?

      不是每一個人心中都裝著國家大義的。

      而且國家大義也不是天生就有的,那需要許多時間潛移默化的培養才能夠成就。

      那時軍法部的人還專門寫了奏章給崇禎說起了這些事情,而崇禎則是壓了下來,就想著給洪承疇一個改過的機會。

      人無完人崇禎是明白的,只是不要搞得烏煙瘴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