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對于他自己勤政和穩重的解釋,讓周皇后一陣無語。
幸好兩人之間的私密話題,還傳不到旁人的耳朵中去,要不然讓正在忙的不行的李定國和晁剛他們,絕對會要求崇禎多給一點加班費。
畢竟,京城的物價,還是太高了一些。
房子買不起,老婆暫時也去不起。
時間就在漫天的飛雪之中,就在踏雪尋梅之中,一晃而過。
因為大雪的天氣,許多衙門都已經開始組織人手進行掃雪了。
原本還在訓練的新兵,也在晁剛的帶領下,展開了這一項活動,來當兵的本就大部分是農家子弟,對于干活也很麻利。
而這樣的活動,也有助于京師周圍的百姓們,對軍隊的看法大有改觀。
還有許多人似乎還沒有想明白,曾經咋咋呼呼的兵痞子們,怎么會換了一個樣子,不擾民不說,還幫著干活了。
自然與此配套的宣傳也就跟著散發了出去。
什么“軍民一家親”,“軍民魚水情”等等都散播的四處都是。
盡管百姓們還在疑神疑鬼的將信將疑,可只要時間越久,崇禎就越有信心改變百姓們對朝廷,對軍隊的看法。
而且現在經過了駱養性的調查,不要說雍州和冀州兩地,就算是其他的地方,崇禎的名聲也在進一步的好轉。
大有洪武大帝再生的論,從而進一步確立了皇權的穩固。
“皇上真是奇才,像這些離經叛道的事情,也只有洪武大帝當年做的出來。”
還在努力指揮隊伍打通天津和京師道路的陳新甲,拿著新買的報紙說道。
一份報紙是一個銅板,每十天出一期,而每一期上面不但有國家的新政,還有那個地方因為下雪堵路,更有一些報道遼東戰況的后續部分。
總的來說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而這一期的報紙上,寫著的就是晁剛帶領的新兵,是如何清理堵路的大雪的。
還有一些官府在大雪天走訪地方,看有沒有因為天氣原因挨餓受凍的紀實篇章。
總之一句話,冀州報紙上面可沒有像江南那樣滿篇之乎者也,當然在后面的一小個版塊,也會有一個小的寓故事。
寓教于樂,張鶴鳴還是要進行的。
“可不是,當年一起重新科舉,皇上錄取的人數也只有一七人,這還是加上了咱們兩個,原以為科舉成功,要么在翰林院熟練上一年的政務,再派往地方,誰能想到,通過了科舉,只是做官的第一步。”
史可法早就沒了當年的餓傲氣,自己老師的名聲,在現在的官場上可不好使,若是他能夠去往南京的話,還能謀個一官半職。
可在崇禎的手上,必須從底層干起。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經驗,誰會放心把一地的父母官交給一個啥都不懂的人。
“從低層做起,本就沒有錯。”
曾經的兵部尚書,此時卻在做著帶領修路的隊伍修路,雖然是個辛苦活,可最容易看到整個大明那種勃勃生機。
只要修好的路段,總能看到車來車往,要是真的全線貫通,根據報紙上某些人的推測,整個冀州的鹽價一定會跌落一半,而且也會讓更多的百姓吃上肉。
雖然都是一些水中的魚干。
可畢竟是肉啊。
對于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嘗過肉味的百姓來說,這件事若是成了,可比某些地方呈上來的祥瑞都要實在。
當然崇禎可不管什么祥瑞不祥瑞的。
原來也有些官員,剛剛上任不久,就被縣城里的書生們鼓吹者,必須給皇上敬獻祥瑞,只有這樣自己的官才做的穩當。
一些腦子比較笨的,可不管這些,只顧著按照做官手冊上的準則行事。
而一些覺得自己聰明一些,腦子靈活的,還真就信了這個鬼話,獻了祥瑞沒多久,就有人前來調查這件事情。
結果沒說的,認真查起起來,有幾件祥瑞是真的。
在歷史上那些接到祥瑞的皇帝,都知道這件事情是假的,獻祥瑞的人也知道是假的,可最后都被編成了真的。
可到了崇禎獻祥瑞的事情就不成了。
只要查起來,準時騙子。
于是剛剛做官沒多久的人,就被按了一個欺君之罪,還在登在報紙上,讓所有人學習。
當然鼓吹這件事情的人,也一樣被弄去修路了。
給出的罪名就是,既然你們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么閑,有時間搞騙局,那就都去為了大明做貢獻。
好的一點是,這種本著好心的欺君,也不過是半年的修路勞改,不過官就沒辦法做了。
“可是十年寒窗,就為了做一名小吏?然后還要用很多年的時間一步步的往上爬?那讀書到底還有什么意義?”
史可法雖然現在已經做到了三級吏員,只需要在有一點政績,就可以真正的做官了,可還不是很習慣這樣的官場方式。
他覺得以他的才學,勝任一縣之長都是綽綽有余。
“你的想法要改變啊,現在的大明,可不是曾經的大明了,崇禎皇上要的是做實事的官員,只是張著嘴巴說話可不行。”
陳新甲到底經歷的太多,還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做了一段時間,所以更加清楚,能夠做實事的官員到底有多么難得。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風吹日曬,整個身體都結實了許多,就是臉龐曬得黑了一些,完全看不出原本那種文弱書生的模樣。
“只是忍不住發了一個牢騷罷了。”
史可法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要不得,可走了一路,呀看到了許多秀才們,沒了免稅的特權之后,連生活都已經過不好了。
下地干活沒有二兩力氣,就算是拉下臉面幫人寫書信,也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仿佛大明曾經的美好生活,讓他們過慣了,現在需要親手掙錢,養家糊口,就是災難來臨。
而事實上對那些只知道讀書,科舉八股文章的儒生們,變法之后的大明,確實讓他們無所適從。
家有余財的還好。
那些本來就很貧窮的家庭,已經是雪上加霜,若不是當地的官府,還需要這些儒生們寫點東西,恐怕餓死的也是大有人在。
“皇上寬容,可不代表著那些狗腿子寬容,小心失,去統計一下明天的用料,我看這明天雪應該會停,到時候繼續開工。”
陳新甲搖頭指點了史可法一句,立刻就給了他新的任務,他發現真像皇上說的那樣:有些人真的是閑的蛋疼,才會嫌棄這個嫌棄那個。
要是忙碌起來,哪還有那么多的牢騷可發。
史可法起身后忽然問道:“你對你報紙上的毛文龍死因怎么看?”
前段時間毛文龍是個大英雄,然而經過了調查之后發現,死的時候,可是連一點英雄的邊都沒沾上。
而且那一次鬧得沸沸揚湯的大捷,說什么三千對戰十萬,也都是騙人的。
“還能怎么看?原來我還覺得這件事情上,用皇上的話說是有水分,可現在真相大白了,根本就沒有那回事,估計現在南京的那些朝臣們,正字難受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