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要攻打京師,我家總督還要威懾其余的建奴們。不能隨意的越過京師去攻打其它地方,所以拜托你帶著五千騎兵前去支援。
不知你愿不愿意?”
戴承恩開門見山的沒有任何客套,就把袁崇煥想說的話,全部都說了一遍。
更是交代了為何不能親自率兵前去邀戰。
“可以,我什么時候去選人,什么時候出發?”
滿桂不用思索就立刻答應了下來,他的仇人很多,手上沒有兵,是怎么也不能報仇的。
“那就現在,我帶你過去。”
于此同時。
還在房山歇息的晁剛,也已派人給了京師兩位皇后一封密信。
“報,少將軍,前面的探馬已經得到了準確的消息,建奴又開始要攻城了,不過這一次,他們到是沒有圍城。”
他隊伍之中也是有斥候的,就是戰馬不如關外的好。
遠遠地拿著望遠鏡打探消息,卻還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
“沒有圍城,就說明只是一次猛烈的的攻擊,攻擊過后就會退兵,咱們的人手準備的如何了?”
晁剛在剿滅反賊的時候,雖然失去了一只手臂,卻也像脫胎換骨一樣,有了根本上的變化。
特別是后面跟著洪承疇不懂就問,學到了不少東西。
現在更是根據一些經驗,很快就得出了建奴們的目的。
“兩千桿火槍已經全部分發下去了,都是平時練習成績最好的。”
“走去參謀部看看那些參謀們,有什么要補充的。”
晁剛立刻起身走路帶風的向隔壁的大院子走去。
參謀部要準備沙盤,要鋪開地圖,所以用的場地最大,租金一個月就要二兩銀子,這還是人家看他們對房山秋毫無犯,優惠了再優惠的價格。
參謀部不但有參謀,還有后勤部,醫療部,工程部的人在一起。
許多時候,需要用上這些專業的數據,免得找人臨時去問還不一定準確。
“少將軍來了,我們算了一下,咱們的兵力群不用來守城絕對沒問題,野戰還是有些吃力,全部都是新兵,而且火槍還有兩千桿,沒有有利地形,很難打出火力網。”
張存孟是洛川人。
若是在原來的歷史上,也是一位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可就因為崇禎親自去西安府鎮壓奇異之后,這個人物也就沒有機會跟著李自成,張獻忠他們干了。
反而是因為有了吃飽肚子的原因,加入了晁剛的隊伍。
人才就是人才,不能因為人家曾經沒讀過多少書,就沒有本事做強做大。
此次跟隨晁剛出來,他在參謀之中算是最有才華的一位,即便是現在寫字還是歪歪扭扭,看在軍隊之中不看你字寫得好不好,而是看你的謀略和對戰爭的指揮如何。
畢竟兵法這種東西,死抱著書本去學,肯定是出不了最頂尖的人才。
而頂尖人才卻是動了就是動了,沒有任何道理可。
都知道同樣一本書籍,不同的人看了之后,理解的深度就是不一樣,能成才的畢竟是少數。
“沒辦法,皇上讓兵工廠加班加點的生產,臨走的時候,也只有這么多,所以咱們就只能在有限的戰力之中做文章。”
晁剛其實已經很滿意了,他何曾打過這么富裕的仗。
原來不管是剿匪還是鎮壓反賊,都是用人命去填窟窿,哪像現在,每一個士兵都像金子一樣的珍貴。
當然好處也是顯而易見,士氣高昂,訓練有素,體力各方面也都能跟的上,只要上過一兩次戰場,就是一個合格的老兵,而且存活率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據說在西安府的李長庚還專門算了一筆賬,打算讓皇上削減這種奢侈的屯兵行為,只是后來不了了之。
原因五花八門,可他知道一個靠譜的消息就是,賬目算下來之后,皇上弄出來的這一套反而是最省開支的。
“我們杠桿跟商討了一下,根據薊州和通州的一些大明布防來看,建奴們很可能已經有了火炮,這一點也不能不防。”
晁剛眼神一凝,不在說話,而是看著面前這塊布置的很是詳細的沙盤。
看了良久心里已經有了竟是周邊的地形。
“火炮咱們不用操心,那是專門對付京師的,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怎么盡可能的在野戰中勝過建奴,不能因為有危險損失太大,就不去做。”
張存孟點頭表示了解。
“野戰能勝也有辦法,咱們的火槍兵發射火槍都是要站著,或者蹲著,我的想法就是,讓工程部的人在前面挖壕溝,咱們的人就躲在壕溝之內-射擊,安全上有保障,唯一的問題就是工程量有些大。”
何止是工程量大,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了,京城的四周全部都是凍土,堅硬的堪比石頭,要是挖壕溝,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達到可以藏身的標準。
晁剛眼睛一亮,這個辦法好,就是推進太慢,效率不高,而且只能堅守陣地。
“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其他辦法也有,就是花錢太多。”
提到花錢,何止晁剛郁悶,就是張存孟也跟著郁悶。
皇上免了徭役,要做的許多事情,就只能用銀子來解決,在雍州這種事情都不是個事情。
百姓對官府的信任隨著崇禎毫不打折扣的兌現一些任務,早就樹立起來了。
可在別的地方,百姓可不認這種事情。
畢竟不知多少官員們,就是拿著朝廷的信任在拼命地消耗,為自己攢銀子,到了需要的時候,卻沒有多少人響應。
完全是被坑怕了。
心疼了還一會,晁剛才無奈的道:“先說說是什么辦法,省不了的銀子,咱們就必須給花出去,用皇上的話說,咱們吧士兵們帶出來,就得盡量的把他們全須全尾的帶回去。”
“弄上一些裝著沙土的口袋,隨車搬運,需要的時候,立刻壘成臨時墻壁,不但可以阻止騎兵的奔襲,還能給咱們有效的防御,比挖壕溝可快多了,而且靈活性也很高。”
張存孟很自信的說道,對于火槍,他有著自己的認識,往后的戰爭肯定會因此而發生最大的變化。
其中之一肯定就是會淘汰掉騎兵。
而沒了騎兵的建奴,單憑那些射手們有能射出多少支箭矢?
在道院也有一些閑的沒事找事的人,還親自拉著他們隊伍之中力氣最大,射箭最好的人做了很詳細的測試。
結果就是一人每天最多只能射出一千支箭,而且還是身旁的箭囊不空的情況下。
對于最多只能攜帶三十支箭的騎兵來說,和火槍手根被就沒辦法相比。
每一個火槍手身上的彈丸可有三百粒,就是火藥到的不夠多,可也超過了箭囊的攜帶量。
單純的對比數據。
是的,皇上當時是這么說的。
單比數據,就已經可以淘汰掉射箭這一個軍隊之中最不可少的編制。
“好就這么辦,不久是銀子嗎?你們幾個部長商量一下,拿出最合理的一個方案,立刻執行就成,只要打贏了這一張,咱們的戰利品就已經不少了。”
晁剛環視一周道:“皇上可是說了,戰利品都是屬于大家的,到時候朝廷會親自石膏,要是不愿意賣給朝廷的,也可以自己處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