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度他們這些貝勒們也一個個的佩服代善他們的膽量。
原本以為是逃兵的,現在看來也不是不可能成為英雄。
前屯,是一個軍事重地。
他背靠山海關,算是前沿最能警戒來敵的位置,只要能夠做出示警,山海關就能立刻做出最正確的準備。
王之臣坐在窗前。
若是在中原,現在正式吟詩弄月,開辦酒宴的好時機。
可在關外這種地方,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春秋兩季還好,然而短暫的幾乎可以忽略,夏季稍微好一點,只有漫長的冬季,才是此處最永恒的景致。
趙率教是一個有心人,給他準備的房間,很符合他的要求。
前幾天說過的那些方案,也都讓他很滿意,此時正琢磨著,是不是下一次可以提議他做山海關的總督。
只是還是有一點可惜了滿桂。
他是個文人,對于軍事不說一竅不通,肯定是不如那些打仗打出來的人,所以手下必須要有一位勇猛善戰的人。
而滿桂剛好符合他的要求,又因為他蒙古人的身份,若是朝中沒有依靠,頃刻之間就會把他當做敵人的奸細給處理掉。
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八個字,可是記載在書本里的。
只要需要,就會有人用出來。
想著想著有想到了袁崇煥的身上,他已經把這幾天想到的辦法,都讓手下帶著過去了,不知道袁崇煥接到他的提議,會不會認可。
正想著隱約的聽到外面一陣喧嘩聲,不大一會,全身戎裝的趙率教前來敲門。
“大人,寧錦防線可能有變,今日咱們派過去給袁崇煥送信的手下,身中數箭回來了,若不是他坐下的馬快,很可能趕不回來報信。”
“身中數箭?袁崇煥下的手?”
王之臣一邊穿衣服,一邊不敢置信的問道。
“不是,說是看到了建奴的人馬,正在向前屯行進。”
趙率教沉重的說道。
在前屯和高臺堡之間,見到了建奴的隊伍,那么寧錦防線可能已經被人攻破了,可就算是攻破,也應該有消息傳來。
“可能不是寧錦防線有變,而是他袁崇煥有變,立刻召集人手進行防御,另外派人去山海關傳信,隨時做好支援的準備。”
王之臣從這點消息中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只是對于最前端的消息,還是不清楚。
“要不大人還是回山海關吧,樹下在此死守也能放心后背。”
趙率教知道吳三桂和他們不是一系,萬一建奴真的強攻,山海關上的總督又坐視不理,事情很可能就會失控。
“好。”
王之臣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很清楚的,此地馬上就要變成了兇險之地,自己在此很可能會掣肘趙率教的發揮。
突地一聲號角響起。
趙率教臉色一變,知道送人出城已經事不可為,而這種號角的聲音,也是表示有敵人來襲。
“是不是建奴已經打過來了?”
王之臣再也無法冷靜,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大人······”趙率教艱難的喊了一聲接著道:“卑職前去看看,若只是小隊人馬,咱們說不得,還能撈點戰功。”
前屯外面火把通明。
遠遠看去就仿佛天上的繁星,落入了人間。
黑壓壓的城外,火光點點,根本就分辨不出來到底有多少人。
“大貝勒,咱們的運氣來了,要不是高臺堡的攻城器械,像這樣的一座堡壘,憑咱們這點人手還真拿不下來。”
莽古爾泰躍躍欲試的說道,他已經知道自己隊伍的后面跟著的是皇太極,怎么說要大俠這個小地方,還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是啊,漢人也不知為何晚上的眼神不好,還是咱們滿人影響不大。”
代善瞧著遠處黑沉沉的城池,仿佛一只趴著的巨獸,到現在也未曾睡醒。
“立刻攻城,讓那些降兵們先上,消耗一波再說。”
夜盲癥,在這個時代,還真的是一種無解的癥狀。
沒有系統科學的分析,只能當成是上天對于某些人的懲罰。
而且這種論在任何地方都很有市場。
**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此時的吳三桂才二十四歲,年少有為都不足以來說明他現在的地位。
半年前干掉了八大晉商之一的范家,不但得了銀子,還得了朝廷的嘉獎,正是志得意滿,年少輕狂的時候。
然而京城官場的暗流涌動,卻又讓他按捺下了躁動的心情。
山海關的總督,他只是代領,還沒有正是任命,據他得到的消息就是,崇禎皇上沒有回潮,他的批文應該還在路上走著。
他是內閣首輔黃爌的人,若不是運氣好,黃爌上臺之后,需要個在遼東的軍人,而他自己的身份還算干凈,根本就輪不到他來座這個位置。
此時再次看了一遍,按照黃爌的說法,寫成的奏章,滿篇都是催要銀兩,就不由得搖了搖頭。
到底還是很年輕,見不得這種陰暗的勾當。
可為了自己的仕途,由不得不同流合污,也是如今武人的無奈。
“總督,不好了。”
突然門外跑進來一個親兵,連敲門都顧不得的喊道。
“你總督我,年少有為,好的很呢。”
吳三桂不悅的怒斥道。
“是,是,是,總督好著呢,嗯,剛剛又瞭望臺的屬下匯報,說是前屯的方向烽火臺起火了。”
親兵見了吳三桂,慌張的模樣有所收斂,可他口中說的話,卻讓吳三桂一陣心驚肉跳。
大晚上的,前屯烽火臺起火,肯定就是有了戰事。
想的更深一點就是,遼東的建奴,已經突破了寧錦防線,快要打到山海關了。
“看清楚了沒有?立刻讓斥候前去偵查,另外通知副總督滿桂來見我。”
吳三桂看著人年輕,對于許多事情已經駕輕就熟。
王之臣可是剛剛出關不久,人應該還在前屯,讓滿桂帶兵前去支援,應該問題不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