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崇禎大明 > 第二卷漁家傲 第二十章塞下秋來風景異(四)

      第二卷漁家傲 第二十章塞下秋來風景異(四)

      用以往的經驗來看,就是和自己意見一致的就是賢臣,反之就是小人,可這種一致的意見,真的是治國的意見?

      還不是為了自家的利益著想。

      崇禎一陣無趣,以他了解到楊鶴的為人,和他曾經看到的資料大不相同,說一聲老狐貍都是在侮辱人家的智慧。

      仔細想想也是。

      能夠在錯綜復雜的大明晚期,還能做官做到這個封疆大吏的地步,哪有簡單的人物。

      打了個哈先,想著有點累了,應該午睡一下。

      “早知道應該把自己的皇后帶上,一個人真的有些無聊。”

      崇禎嘀咕了一聲,向著他的住處走去。

      **

      而比崇禎先行一步的孫傳庭也已到了遵化。

      遵化隸屬京師順天府薊州。論路程來說,其實比崇禎從北京到西安府還要近。

      只是帶了二十萬兩銀子走路,誰都想要分一點紅利。

      誰知在走的時候,被崇禎交代了,不用理會旁人之后,一路上就不是很太平了,各種事故不斷。

      一會路斷了,一會橋斷了。

      又或者前面有人一群饑民跪在路中央,就是為了要一點施舍碎銀子。

      可他哪敢開這個口子。

      只要銀子出去一兩,那么整車的銀子就絕對保不住了。

      事情不大,卻讓人很窩火。

      他沒有皇帝處置官員的權利,自然一路上只能當龜孫子忍著,然后把那些他認為可疑的官員名字,記在小本本上。

      反正皇上在他走的時候是這么交代的。

      在歷史上的遵化兵變很有戲劇性,也很侮辱人的智商。

      王應豸作為閹黨余孽、漏網之魚,巴結九千歲魏忠賢的那段歷史始終是他的一塊心病,換句話說,就是有一段不清白的政治歷史。新皇繼位后,未加懲處,自然感激涕零,誓當知恩圖報。現得到皇上的嘉獎,自然要想方設法完成裁餉指標。可是報高指標容易,張嘴拍腦袋就成,實實在在完成談何容易。

      王撫臺為此終日里絞盡腦汁,愁眉不展。領導愁在臉上,下屬看在眼里。這時候,有一位援兵營游擊(略相當于營長)戚司宗帶頭倡議捐出三個月軍餉,完成薊州鎮的裁餉指標。他所部援兵營經過長官的思想動員,很快完成了捐餉任務。王巡撫大為高興。但是,薊州鎮全鎮成百營軍兵,誠心愿意捐出自己三月軍餉完成巡撫的政治任務的想來不在多數。其他各營看到援兵營捐餉,都害怕輪到自己,人心浮動,情緒不穩,于是各種流順勢而生。各營哄傳王巡撫已經下令,全鎮軍兵,一律以戚司宗援兵營為榜樣,捐出三個月軍餉,以完成裁餉任務。

      當時,薊州鎮已經拖欠八個月軍餉,士兵們早就怨聲載道,此時又聽說要捐餉,更加群情激奮。一些膽大的士兵,帶頭鬧餉,不但不捐三個月軍餉,而且要把八個月欠餉也要回來。剛好這個時候,新任戶部薊州餉司郎中(正五品)呂一奉貼出告示“他到任十月以來,每月按時足額發放糧餉,并無虧欠,至于他到任之前的欠餉,是前任餉司郎中任內之事,概不與他相干”

      看了這份告示,薊州鎮的弟兄們憤怒的火山徹底暴發了!

      三月初一,把守烽火臺的臺軍紛紛下臺,從漢兒莊白羊谷出發,一路串聯,發動沿途軍士,向西而行,如滾雪球一般,隊伍越聚越多。

      王撫臺本來想在新皇面前立新功,沒想到弄巧成拙,他老先生治下的弟兄們給他來了這么一出,這一下,王撫臺名揚天下,從縮兵就餉的標兵變為激發兵變的禍首。王應豸在府衙大罵這些賊變軍,恨得咬碎金牙,突然計上心頭,命令手下親信在變軍們吃的餅飯,喝的泉水中下毒,索性將這些賊子一齊毒斃,也落得個干凈。

      這一手確實夠絕,試想能把數萬變軍一齊毒斃,不漏痕跡,不使漏網,需要多大的道行?縱觀天下,不得不佩服王撫臺的膽略和豪情。

      按照撫臺的指示,屬下們依計而行。不出預料,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的革命兄弟們放松了警惕,在王撫臺的神藥之下,倒下了一大片,但是王撫臺畢竟不是毒手藥王,他的神藥也不是七星海棠,未中毒的變軍還有不少,于是士兵們出離憤怒了,一躍而起,討餉運動由文斗發展成為武斗,開始打砸衙門,搶劫商戶,薊州大亂。薊遼總督喻安性一看勢頭不好,轉而采取武力鎮壓,處死帶頭鬧事的變軍九人,暫時穩定了社會秩序。

      而這一次,朝廷沒有讓裁軍這件事情發生,卻神奇的是遵化兵變還是發生了。

      其原因也是崇禎解散了京營這件事情開始的,咱們自作聰明的王大人,很能理解上意,私自打算解散南北兩營的士兵。

      這樣一來不但討好了京城里的皇上,還能解決那些發不出餉銀的問題,簡直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當時崇禎接到這個消息之后,在乾清宮里恨不得跳腳罵娘。

      為了怕有人造反,他連驛卒都不敢裁撤,更何況那些吃糧餉的士兵,京營能夠解散的原因實在是沒有幾個人還在服役。

      一切都簡單明了,卻還有人自作聰明的給他找事。

      于是就派遣了孫傳庭一人,只需帶足銀兩就成,而且為了怕事態進一步的惡化,先行下了詔書。

      意思也就是,這些拖欠的餉銀,朝廷承認,會足額發放的,不要鬧事就行。

      走走停停,到了九月份,才走完了這一場奇跡之路。

      還沒有走進遵化城,就已經有人前來堵截。

      然后一傳十,十傳百,圍著的人越來越多。

      孫傳庭現在還很年輕,哪見過這種陣仗,一時有點麻瓜。

      不過好在反應還算很快,沒有敢放槍示威,而是立刻就拆掉了一輛馬車,臨時拼湊成桌子,當場發放糧餉。

      這一次發餉銀,直接發了三天兩夜才算完事。

      本來應該是每人三兩銀子的糧餉,被崇禎提及多加一兩,二十萬兩白銀哪夠全部餉銀。

      于是還剩下了差不多幾千人,沒領到銀子。

      “我也是當兵拿餉的人,皇上發了圣旨,說給諸位補齊,就一定會補齊,銀子會有的,只需再等一天時間,若是諸位拿不到糧餉,我孫傳庭的人都就給諸位奉上。”

      站在車架上,面對著黑壓壓的一片人頭,大力的拍著胸膛保證著。

      畢竟有了前車之鑒,剩下的人也就信了朝廷,信了皇上,反正人家二十萬兩白銀都出了,還真能虧了他們剩下的一點尾巴不成。.b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