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在正在御書房做著規劃,再次查漏補缺之后,就要被貼在布告處,等著開科取士。
而這一次的士,不需要儒生。
執著的人很可怕。
不管不顧執著的人更加可怕。
尤其是這個執行者,手上的刀子雖然還不鋒利,但卻有著超長的知識儲備。
就算是那些只是是似是而非,可其中一條明確的道路,總是知道的,畢竟摸著石頭過河的人,已經摸出了一條路。
而且已經證明成功了,自己只需要照搬即可。
“還是不行。”
崇禎把桌子上的紙張,團成一團扔在了地上,而地上已經有了一地的染著墨色的餓紙團。
“皇上,你已經快有兩天兩夜沒有合眼了,休息一下應該不礙事吧。”
對于外面的風風雨雨,周皇后心中一清二楚,畢竟連她的父親都下了大獄,到現在都還沒有釋放出來,可見京城如今是個怎么樣子。
“已經快十月中旬了,留給我,留給大明的時間不多了。”
崇禎一臉惆悵的接過周皇后遞過來的參湯,喝了一口提提神。
“皇上還很年輕,大明也在蒸蒸日上,哪有時間不多的道理。”
周皇后不解的問道。
許多話,崇禎都是憋在心里的,沒辦法向別人傾訴,皇上年輕倒是真的,可年輕的皇上若是和大明江山一起煙消云散了呢?
“不知皇上要如何處置這些被打入大牢的大臣和儒生們?”
周皇后試探著問道。
沒辦法,不管如何都要救出自己的父親,不然在這個年代,一個不孝就能被人罵死。
“殺人倒是不會,只是活罪可免,死罪難饒,按罪行多少罰他們去修路,想來不會有人反對吧。”
崇禎忽然高聲喊道:“魏忠賢,讓你查的那些大臣們貪污受賄的事情,查出來了么?”
一直抱著卷宗等候在門外的魏忠賢立刻走了進來。
他算是想明白了,那些讀書人全是白眼狼,若是這一次他們策劃成功之后,第一個身死的就會使他。
也是托了皇上的洪福,把這些人立刻拿下,自己才有機會見到了陰謀詭計到底是怎么樣的。
所以對那些人恨之入骨,而對皇上更是敬畏有加。
神奇的手段,總能收獲神奇的忠誠。
魏忠賢對于那些大臣們違法亂紀的勾當,如今是查的一清二楚。
在牢獄之中,沒有誰不驚慌的,也沒有誰能夠守口如瓶。
單單他知道的一些事情,已經激怒了當時審問的金吾衛。
“回皇上,已經全部查清楚了,這些還有你下令抄家的大臣們的家產。”
崇禎沒有去看那些大臣們的罪行。
拿起了抄家記錄看了起來。
周皇后站在背后,眼睛瞟了一眼最上面的一個總數:八千六百萬兩白銀。
心里立刻就起了驚濤駭浪,到底那些大臣們是怎么貪墨銀兩的,居然可以比大明三年的稅收總和還要多。
此刻也在也沒了同情那些人的想法。
用膝蓋想,也能想到憑著那些俸祿,怎么也積攢不了之和么多的銀子。
“把這些貪污記錄全部抄上幾遍,然后貼在京城人最多的地方,另外給金陵去封詔書,把那一套朝廷的人全部搬過來接任空缺。”
他差點都忙糊涂了,總以為自己要重新培養人才,卻忘了當年太祖朱元璋在的時候,就有兩套行政班子可以用。
其中一套要是爛到根子上了,立刻就能移植過來,不會讓整個國家陷入混亂。
至于還會不會發生之前的那種事情。
通過了這一次的大換血,想來沒有人敢于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看到了吧,咱們大明不是沒銀子,而是這些銀子都去了不該去的地方。”
本來還在為編練新軍愁銀子,現在看來擔心完全都是多余的。
當然歷史上裁撤驛站的事件,也就不存在了。
**
京城的消息,傳到金陵之后。
整個金陵的大臣們都沸騰了,倒不是為了所謂的道統,而是終于熬到了他們可以前去京城掌權了。
對于權力的巨大渴望,瞬間就擊潰了這些人的理智。
讀書是為了什么,為了人民的又,去而是很少的一部分。
若不是為了掌權,誰會拼命地往上爬?
而周圍那些縣城的官員們又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朝堂的大換血,就意味著空出了大量的官威,此時不爭取一下,何時才能有出頭的機會?
本來還在醞釀的導道統之爭,也因此戛然而止。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京城之中翻云覆雨,等到城外的官道上,車水馬龍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韓爌坐著馬車從金陵而來,原本以為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次進入此地。
卻還是來了。
他是東林黨的元老,因為魏忠賢而不得不辭去官職,退隱還鄉。
現如今京城里的東林黨人都已經下獄了,群龍無首之下卻又不得不來。
“黨爭何時是個頭?”
韓爌嘆息一聲,即便是他持身很正,也不得不深陷其中。
在韓爌進入京城之后,外面一亮破舊的馬車也駛了進來。
一樣是因為魏忠賢而棄官的孫傳庭,卻被幾天前的一道詔書給招了回來。
想著天下傳聞的消息,心頭只覺得荒謬。
一朝文臣竟然全部被皇上下了大獄,雖然他是個武人,對文臣多有看不順眼,可發生的事情還是讓他仿佛在做夢。
“就這些人的熊樣,到底是用什么方法,逼迫的他們這些武人沒有出頭之日的?”
他想不明白。
同時想不明白的還有盧象升。
他是天啟二年的進士,現為大名知府,妥妥的文人出身,是在想不明白,就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火槍大學士”的頭銜,鬧出這么大的風波。
這些人想要干什么?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說新皇殺人,想來也是夠仁慈的了。
話又說回來了,要是鬧騰能鬧出名堂也能稱得上一聲“好本事”。
可明明京營已經解散了,還給了他們串聯的機會,結果還是一地雞毛,這就很丟人了。
而且他們派出去的那些手下,說是為了“衛道”,據他所知已經被關進了各個縣城的大牢。
諾大的風波,實際上連一絲漣漪都備有蕩起,就被一直詔書,全部撫平的風平浪靜。
“好在這些人倒了,應該是大明的福氣,若是外敵來臨,真不知還要趕出什么奇葩事件。”
盧象升搖頭苦笑,深深的覺得自己身為一位文人,都覺得可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