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這時,風暴也悄然逼近。
清晨六點,官網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措辭嚴厲,直指《孤島1943》“篡改歷史、虛構烈士事跡、煽動民族情緒”,要求立即下架。
發件單位雖未具名,但追蹤ip卻發現源頭來自陸氏集團控股的傳媒子公司。
緊接著,一篇題為《天才還是瘋子?
揭秘陸氏敗類的精神妄想癥》的文章在網絡上瘋傳。
文中附有一份“心理評估報告”,聲稱陸知微長期患有嚴重解離性障礙,夢境與現實混淆,所謂“劇本靈感”實為病態幻覺。
輿論瞬間分裂。
支持者怒斥:“你們怕的不是劇情,是歷史睜開眼睛!”
反對聲則高呼:“富二代玩情懷收割流量,別拿苦難當跳板!”
而程墨,這位一向冷靜克制的獨立影評人,在凌晨三點發布長微博:“我查了文中提到的醫院編號,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專家簽名,字體與公開資料不符。發布賬號注冊于陸氏子公司服務器,ip歸屬清晰。當真相讓人不安,他們選擇抹黑講述者。”
他最后寫道:“我們該問的不是‘這故事是真的嗎?’而是——為什么它看起來如此真實?”
消息傳開,爭議愈演愈烈。
有人開始自發整理劇中人物原型線索,比對地方志、戰時檔案、幸存者口述。
杜姐提供的姑媽回憶錄復印件被上傳至公共數據庫,秦昊教授連夜召開線上研討會,提議將項目升格為“口述影像檔案計劃”,并呼吁學界介入。
陸知微始終沒有回應。
他在海邊的老屋陽臺上坐著,手中握著一枚銅紐扣,那是夢中那位女地下黨留給他的唯一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