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還剩個張飛,要說起信任那肯定是沒問題,百分之百、板上釘釘!
可若是問計于他嘛……
劉備幾乎能立刻腦補出自家三弟,那震耳欲聾的大嗓門和要說的話。
“大哥!依俺老張說,不如直接殺奔廣陵城”
“殺奔壽春”
“殺奔兗州”
“殺奔河北”
“砍了那些鳥人!”
怎么說呢……
還是算了,耳朵也少受罪。
總之,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劉備還是只能把張昀一個人叫了過來。
燭光搖曳下,劉備開門見山:
“允昭,我軍已入廣陵,然郡內亂象叢生,袁術窺伺在側,下一步的方略還需及早規劃啊!”
張昀一聽有點無語。
這劉備怎么回事?
上來也不鋪墊一下,好歹說說自己的想法啊?
怎么有了謀士自己就一點腦子都不動了?
不過,怎么說呢,對謀士來說這應該算是好事……吧?
張昀盯著面前的輿圖,沉思了片刻,說道:“主公,廣陵地勢一馬平川,并無險隘可以據守。而我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要對手,都將是盤踞在壽春的袁公路。”
他手指劃過輿圖。
“袁術對徐州的覬覦之心昭然若揭,若是揮兵進犯,其麾下兵馬的行軍路線只有兩條。”
“其一,沿淮水東進!徐州兵馬欲阻之,必守盱眙-淮陰一線!此道防線若被攻破,袁軍便可溯泗水長驅直入,徐州腹地門戶洞開!”
“其二,沿大江順流而東,再轉邗溝北上!此路常為偏師,意在占據廣陵之后,沿淮水逆流而上,與主力形成東西對進之勢,夾擊盱眙-淮陰防線!”
“故此,原郡治廣陵城,絕非我軍理想根基之地!”
“其地處邗溝南端、大江之濱,水運固然便利,然距袁術的九江郡太近,還正好擋在其兵鋒所指的咽喉之處。袁軍若順江而下,輕舟快馬旦夕可至!
“未來此地,只怕會成為我軍和袁軍反復交鋒的前線!”
劉備緩緩點頭:“嗯,此慮與備不謀而合!”
張昀聞看了他一眼,見其神情嚴肅,便接著說道:“今日我軍進駐射陽,正可以此為地根基!”
“射陽東鄰的鹽瀆,乃是廣陵郡的鹽業中心,便于與糜家合作興建新式鹽場;”
“北有淮河為屏,南有高郵、廣陵可為緩沖;更兼邗溝淤塞,可天然遲滯沿水路前進的敵軍。”
“當務之急應是于射陽周邊剿匪安民,招募流亡,開墾屯田,積蓄力量!前期軍力薄弱,可暫不清通邗溝。待我軍兵強馬壯、轉守為攻之際,再作清理不遲。”
“而只要高郵不失,沿邗溝北犯之敵便難以威脅射陽根本!”
劉備沉吟道:“允昭之意,是我軍主力暫駐射陽,待根基穩固再圖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