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劉備求賢若渴是沒錯,卻還沒到后來在新野蟄伏七年后,那般“久旱盼甘霖”的地步。
因此他心底總還存著一絲從容,琢磨著文火慢燉、滴水穿石,最好是讓張昀心甘情愿主動來投,那才叫皆大歡喜!
而且劉備也不得不尋思:
允昭才華肯定是有的,但到底有多大才?若真招至麾下,該許他什么位置?
直接委以要職?
他年齒太輕,頂著化名無半分名望,驟然提拔,如何服眾?
先做幕賓養著?
又怕人家覺得怠慢。
潛意識里,劉備未嘗沒有“再等等看”的念頭。
且待允昭這幾次論斷一一驗證,再下結論不遲。
說白了,如今他對張昀的成色,還有點拿不準。
隨著百轉千回的思緒不停翻滾,劉備壓下心頭的尷尬和急切,展顏笑道:
“是備一時情急,孟浪了!允昭能在此剖陳利害,已是難得!今日翼德外出巡查時,獵得幾樣野味,晚間我兄弟幾個正欲小聚一番。”
他目光溫和地看著張昀,發出邀請:
“允昭同去……如何?”
“哦?”
有肉吃?!
張昀眼睛瞬間一亮!
算起來,穿越這三天,他直到今日才吃上正經飯食,但也就是粟米粥配點野菜。
連夢里都沒見過半點葷腥。
這會兒一聽有肉,哪怕剛吃了一碗粟米粥,他也覺得自己還能再吃下一頭牛!
“固所愿也!”張昀咽了口口水,努力維持著鎮定。
劉備見他這副饞樣,忍不住哈哈大笑,伸手挽住他的胳膊,拉著就往外走。
步入燈火通明的大帳,張昀目光掃過全場,發現此時軍帳內已有四人。
除了熟面孔關羽、簡雍,還有兩位二十出頭的青年將軍。
一位身著銀甲白袍,長身玉立,劍眉星目間英氣逼人。
不用想,這肯定就是白馬銀槍趙子龍了。
另一人雖不如趙云俊朗,卻也身形精悍,面容剛毅沉穩,氣度絲毫不弱。
張昀略一思忖,知曉這位八成就是日后曹魏北境雙壁之一,令胡人聞風喪膽的田豫、田國讓!
此時的劉備,名義上仍是公孫瓚麾下的平原相。當初被孔融趕鴨子上架來救徐州時,他還找老大哥借了點兵。
如今他手底下不到三千兵馬,只有一千是自己的嫡系,剩下一千步卒與五百幽州突騎,都是找老大哥公孫瓚借的。
說起田豫,其實跟著他已經好幾年了。
自劉備就任平原相時,田豫就被公孫瓚劃撥至其麾下,兩人在平原與袁紹兵馬幾番廝殺,早結下了深情厚誼。
而趙云,則是此次隨同那五百幽州突騎借調而來。其沉穩忠勇,深得劉備賞識。
且兩人時常交流治軍和處世的想法,相互間都是毫無隔閡,分外投契。因此雖時日尚短,但情誼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正因如此,這場本是劉備三兄弟上陣前的小聚,也特意叫上了他二人。
白天軍議時,劉備已揀著關鍵,跟二人提過張昀的分析:
大概就是說兗州內部矛盾深重,曹操恐有后院失火之虞。
還讓田豫挑了些精干之人去兗州西境與河內郡交界之地打探,一旦發現呂布兵馬的動向,立刻回報。
所以趙云和田豫雖未見過張昀,卻已聽說過其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