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思路,但需要找一個更適合我的地方才行。”
伏羲龍碑所說的大關卡,指的就是無量天功和阿彌陀經修行者的斬道天關。
前一門神話時代所創的天功,衍萬法,聚萬道,一切的道與法,乃至思維、念頭、記憶等等,都可以納入無量之中。
既然所有的大道,都是無量道的一部分,那斬道之時,根本就無道可斬。
斬道,又名斬明己道,修士要面對的一種選擇,可以是斬掉過往的人、事、記憶,也可以是過往的經歷,斬去的執念越重要,突破境界之后實力也就越強大。
無量天功修行者,在修行之中,已經將一切都融入道中,根本就斬無可斬。
伏羲龍碑給出的無量天功,雖是完整的經文,卻根本沒有記載昔年無量天尊修行的時候,到底是如何斬道的。
或者說,每個修行者的斬道,都是不同的,無量天尊不記載于經文中,是為了不影響后來者。
“難怪,無量天尊在道門的名頭,不下于元始、靈寶和道德三位,但是他的經文卻傳下來最少。”
“如此艱難的斬道,道統不被斷絕才怪。”
而另一方面,鴻鈞又修行了阿彌陀佛大帝的經文,此經的斬道,則又有說法了。
阿彌陀佛大帝,斬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一切妄念,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如此。
真正的佛門修士,秉持佛心為己心,以阿彌陀佛為參照,或許不難斬此三心妄念。
但是鴻鈞,卻并不愿意走佛門之路,自然不可能效法他們的斬道之法。
如此,同樣是一個難題。
鴻鈞的斬道,必然是要同時包含兩者的,不然的話,他的兩門古經,豈不是白白修行了。
甚至在此之外,此前種種修行,同樣要考慮到斬道之中,才能真正為自己“斬明己道”。
這段時間,為了斬道,鴻鈞時常參悟狠人大帝的“斬我明道訣”。
他心中有了一些想法,卻需要到一個契合自己原本心性的地方,來一場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