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總賬其實陳凌還沒來得及仔細去算。
王素素坐完月子之后,小兩口倒是有粗略的算過。
畢竟又添了兩個小娃娃,家里有多少錢得搞清楚。
后來的時候,孫艷紅、韓闖他們隔三差五來分錢,越來越多。
也就二舅哥做辣條的時候,把賬目理清楚了。
結果誰也沒想到,到了年底這個時候,梁越民那邊來了個大爆發。
分紅直接比陳凌之前的存款加起來還要多。
再加上這次來,又整了一出新品飲料。
冠上‘富貴山莊’的名字之后,跟著紅燒牛肉面賣的那叫一個火熱。
梁越民自己都說,他沒能在可口可樂上做出來的成就,全被陳凌在另外的方向做成了。
再按照目前的趨勢去算一下飲料帶來的分成。
好家伙,真的可以躺平了。
這次是徹徹底底可以躺平了。
在眼下的年代,陳凌的情況,說一句‘日進斗金,財富自由’是絕對不夸張的。
……這有了錢,孫艷紅說什么開新店,都是小意思。
有底氣,敢花錢。
那就不管是飯店,還是小栗子想要的玩具店、零食店,就都無所謂了。
哪怕是兩個店一起開起來,這都不算事。
余啟安回去了要辦狗場。
孫艷紅到了年底就要忙活著開店。
梁越民作為老板脫不開身。
余邦金等人也是礙于今年是個特殊的年景,加上跟著孫艷紅賺了錢,全鉆進了錢眼里不出來了。
就連那些之前每年冬春晚上出來斗狗、賽狗的,也各有各的忙。
其實這個時候,陳凌在市里已經沒什么人玩了。
老周他們也早就走了。
加上現在又快要過年了,那就沒什么說的,趕緊回去吧。
回去的時候,自然還是拖家帶口的,連帶著老人孩子,乃至是柳銀環、秦月茹一起回來的。
到了這個時候,買東西、置辦年貨也比之前快了。
陳凌一口氣買了幾件樣式不同的大衣。
他自己的,媳婦的,都有。
換做往常,肯定要逛很久,但到了回家前,這一切就都快了。
看順眼的就買。
有用得到的,能拿的回去的就買。
就這樣,他們在臘月二十的時候趕了回去。
依然是走水路,趕夜路。
到了藤河鄉,陳凌再回家開車,把人和東西接回去。
往年過了臘八,村里就逐漸有了過年的氛圍。
彈棉花、扯新布。
新年穿的棉衣要做出來。
鄉下沒誰舍得花錢買成衣。
很多就是棉衣外傳,或找裁縫來做。
然后是磨新面、新米。
當年的新麥子、新稻谷,磨完后,大年夜做年饃、年糕。
找畫匠,畫新年的新神像。
老神像要在年前焚燒升天。
再然后,換笤帚、門簾。
……總之,吃的、穿的、用的,都要忙碌的換新的,為的就是迎新年。
哪怕再窮的人家也會熱鬧的準備起來。
起碼把門簾要做個新的。
但今年不太一樣了。
陳凌要在城東建養殖場,陳王莊大半村子的人全去了,上工就有錢。
剩下的,基本就是干不了活,和抹不開臉在陳凌手底下干活的。
搞的整個村子到了年底,一點熱鬧的年味都沒有。
整的提前出現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
按說,中國人,還是鄉下人,這么看重過年,不該這樣的。
都到了臘月二十了。
也該守在家里準備過年的東西了。
結果根本不是這樣的。
今年村里的鄉親們賺錢上癮了。
從水庫的小龍蝦,到秋天買野果子,還有村民接待游客食宿,雜七雜八,賺到的錢比往年多得多。
他們是越干越來勁。
越干越興奮。
加上陳凌那邊又管飯,給工錢給的又不少,還男女老少都讓去。
這家伙,誰不去誰傻子啊。
搞的王立獻他們幾個做監工的,想停工兩天,辦點年貨都不行。
鄉親們干活的熱情太高漲了。
沒辦法,大家都窮怕了。
誰不愿意自己手里能多攢一點錢?
手頭寬松點,日子過好一點,誰不想啊?
這么好的機會,不是經常有的,不能錯過。
所以有一家算一家,每天都是在城東林場忙活。
以至于陳凌他們回到村里的時候,上午九點,村里村外看不到什么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