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螞蚱和蟋蟀,是秋后孵化出來的。
雖說秋后的螞蚱,蹦q不了幾天了。
但北方的農田里,秋后還是能看到很多剛孵化出來的小螞蚱的。
只是在野外他們過不了冬。
今天在大棚里順順利利的成長起來了。
“好家伙,還有這么多蟋蟀螞蚱,這是害蟲啊,得治一治。”
“是啊,我打算過兩天弄點麥麩,把它們治一治……”
陳凌點點頭,他其實想著孵化一批小雞小鴨子的,放進來讓它們來啄。
這些蟋蟀螞蚱就是它們的食物。
不過最近事情很忙,明顯是趕不上了。
韓寧貴擺了擺手,說道:“誒,其實也不用那樣,你早晨放個口子,讓冷風吹一吹,這些蟲子能死一片。
菜苗在大棚里邊沒事,凍不死。”
“這倒是也可以。”
陳凌點點頭:“這樣倒是省很多事了。”
他也知道,蟋蟀和螞蚱這類蟲子是最怕冬天的霜氣的。
它們很難熬過冬天。
以至于在蟲卵上設了過冬的機關。
不讓再秋后孵化。
很多專門斗蛐蛐玩的,想培養這類東西的,夏天產的卵,需要過一遍冰箱,才會成功孵化。
而有的時候,天氣忽冷忽熱。
就會造成大批的蟲卵在秋后孵化,就像大棚里的這些一樣,說死就死了。
所以他也沒怎么把這些蟲子放在心上。
“你這水渠的水不是死水嗎?怎么搞得這么清澈……”
看到水渠旁邊嫩綠的草茁壯生長,水渠中的水流清澈透亮,其中的魚兒在草間游動嬉戲,場景很是喜人。
“魚菜共生嘛,那些魚糞里的有害物質,滲入地下,都被菜苗吸收了。”
“這么一說,你這有點桑基魚塘那意思了。”
“說起來,是差不多……”
兩人談論著,陳凌又給老頭子看了看自己養在棚里的幾箱子蜜蜂。
他們兩個以此為樂。
睿睿很快玩的不耐煩了,跑過來搖晃他的胳膊叫嚷:“爸爸,蘑菇。”
他更喜歡去蘑菇棚里。
那里的小蘑菇拽下來很好玩,回去炒菜還很好吃。
“走走走,摘蘑菇去。”
陳凌拍拍他的小腦瓜,就往蘑菇棚里走。
“這孩子,一段時間不見,說話都說得這么清楚了。”
韓寧貴感嘆睿睿的聰明。
但小娃子顯然心思不在這里。
因為暖棚的蘑菇長得很快,一天一個模樣,睿睿特別喜歡去摘那些蘑菇。
并驚嘆那些蘑菇的變化。
在小娃娃簡單的心思里,那些一天就能長好大的蘑菇,實在太過神奇和不可思議了。
而他摘下來之后,之前的位置上還能冒出來新的。
所以每次來都要摘好多。
陳凌家的蘑菇就是普通蘑菇,沒什么太過出奇的地方了。
但晚上用來簡單的炒了肉吃之后,還是令在山里窩了將近兩個月的韓寧貴大快朵頤。
隔天一早,就給陳凌準備了另一份驚喜。
竟然是一份民國時期的菜譜。
說這是一個村子以前從土匪窩里撿到的。
里面五花八門,記錄了各種菜系的基本做法。
雖然不全,但也足以讓人一窺民國風情。
里面最珍貴的要屬,很多菜系的最原本做法。
后世的很多廣告說什么傳統好味道,其實都比不了這個。
相比什么長相和黑娃相似的狗,還有外形很彪悍的雜交牛,這個菜譜才是最大的驚喜。
正好最近要宴賓客。
有了這個菜譜,陳凌就可以玩點新花樣了。
宴席首先要有特色,但也不能全是特色。
之前陳凌想的是需要野味,但并不能整個席面上全是野味吧?
那不可能。
所以說……野味是點綴。
主要還是農家菜,以及傳統的雞鴨魚肉等菜。
只是傳統的菜也要做出好味道,不然邀請了那么多的朋友,搞這么大的場面,也說不過去不是?
因此,韓教授的菜譜一亮相,陳凌就來勁了。
二話不說,當天就開始跑動跑西,把周邊幾個縣城快跑遍了,去準備各種食材原料。
同時給孫艷紅打電話,讓她大量備貨,再讓小綿羊送兩車瓜果蔬菜回來。
食材不能少,作為點綴的水果那當然也不能少。
陳凌甚至把秋天里就珍藏在洞天里的果子也拿出來,等到了那一天,一起擺出來待客。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