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業提著老鷹籠子一過去,他們就炸開鍋了,挖老鼠的熱情前所未有的高。
老頭奇怪的問他們西邊那么多大雁,他們怎么不去抓大雁,跑這里挖老鼠來了。
<divclass="contentadv">他們就說沒有年齡大的娃子帶,也沒有大人幫忙,他們不敢去。
大雁咬人可疼了,翅膀拍人也疼。
確實,這是實話,上次陳凌帶著人抓大雁,村里一個老頭差點讓大雁把胳膊搞得骨折了。
還有的小年輕,被大雁翅膀扇到臉上,當場就流鼻血了。
鼻梁骨差點給干碎。
這不是鬧著玩的。
所以還是過來挖老鼠吧,這里人多也好玩啊。
到晌午了還能跟著大人去富貴叔家吃飯,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
……
土大棚建造起來比較容易,來給陳凌幫忙的人也多,那建起來速度自然就非常快了。
王立獻最開始是花了三天半時間把大棚建起來的。
他那還是一個大棚。
陳凌這兩個大棚,一個大的,一個小的,只花了兩天半就弄好了。
人多力量大,土墻沒干透也沒事,直接拿來柴火過來堆著烤,把土墻烤干烤透。
就算熏黑了也沒事。
熏黑了就再刮上一層黃泥。
只要墻體里面是干透的,外邊一層薄泥就算濕一點也不妨事。
干透的墻體不僅會把黃泥吸干,加上風吹,干燥起來更快。
一大一小兩個大棚就這么建造好了。
大的大棚占地將近兩畝。
這個挺大的了。
小的嘛,就只占了七八分地。
土大棚的造型比較粗糙,不是后世主流的那種半圓柱形的塑料布倒扣在地面上。
而是左、右、后三面土墻,后面土墻高,左右兩邊低。
而且左右兩邊是由高到低,從背后的土墻的高度,慢慢低到地面,跟簸箕一樣,構成一個斜面,斜面覆蓋上塑料布,這個塑料布的斜面就是用來在白天接受陽光的。
白天曬完后,晚上用草苫子把塑料布蓋上,大棚里面熱氣就會長久的保留在內部。
陳凌這一大一小兩個大棚,跟王立獻的兩個大棚,現在緊挨著排成了一條線。
由于村東這邊的農田從西向東是長條形的。
他們的大棚也從向東,排成了一拍,現在遠遠望去,那家伙,雖然說是土大棚,但也相當壯觀了。
“富貴,別不理人啊,這才兩天半就把活干完了,啥時候往大棚里種東西啊,俺們再來給你干活唄。”
“別吵,我還在想魚塘的事。”
陳凌皺著眉,揮手拍了王立山一下。
“哎呀,魚塘沒事,你說挖多大,俺們就給你挖多大的唄。”
王立山覺得這都不是事兒。
陳凌搖頭:“那也不行,魚長太快了,又多,主要還是多,挖的魚塘裝不下。”
這個原因還是在錦鯉。
陳凌之所以猶豫,是想著不往大棚里折騰那些大魚了。
還是最初的想法,搞幾個水缸,或者挖兩道小小的水渠,養點魚苗就好。
魚苗跟蔬菜共生就完事兒了。
再欺騙一下大雁下蛋。
別的大魚碰到能賣的時候就賣,給孩子擺宴席很多朋友都會來,杜廣河他們也來,到時候問問就好。
其他就隨緣,大不了送朋友或者放了。
洞天那么多魚呢,不差外頭小魚塘那么些。
“那你是咋想的?”
余啟安也問:“你昨天不是還說要把二禿子也扔進去嘛,省了在外邊凍到它,還要把大雁趕進去,別搞到最后啥也在里邊養。”
“不是,二禿子才占多大一點地方?”陳凌無語。
“其實也沒那么多事……媽的,搞那么復雜干啥,我直接不弄魚塘了,還是挖兩條小水溝,養點能吃的魚得了,養魚種蔬菜,魚菜共生,別的魚不管它們了。”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