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山海經記載的東西
陳凌這個護林員的新身份挺好。
與生活不沖突,每月還可以領工資,家里知道后都挺高興。
“大教授你們吃飯沒,沒吃晌午飯的話就一塊吃吧。”
王存業看他們來的匆忙,而且現在也剛到中午飯點,就招呼他們坐下吃飯。
“不用,不用,你們吃你們的,我們人多,帶了熟食的……”
韓寧貴擺了擺手,這次過來十來個人,又不是他和馮義兩個人,要是只有他們兩個他就不客氣了。
王存業也看出來他們人多不好意思,就拉著韓寧貴坐下:“哎呀沒事,坐下吧,走這么遠的路帶的飯早就涼了,快坐下,吃口熱乎的。不夠吃我們再去做。”
高秀蘭也在旁給他們拿碗盛飯。
今天晌午也就是家常便飯,用小白菜做了點疙瘩湯。
一鍋盛出來剛好八碗。
這還是陳凌飯量大,疙瘩湯不管飽,就著饅頭、炸饃片,也要一頓喝三四碗才夠。
“不夠吃我再去做一鍋,這快得很。”陳凌見此,就起身往廚房走。
韓寧貴急忙跟上,從包里取出來一袋子熟食,準備在廚房切好擺兩個盤。
陳凌看了眼,是一塊熟牛肉,還有肺和肝子。
現在的人,很少吃腸肚。
肥腸啥的要等再過個十年才會興起。
現在的腸子肚子是很便宜的。
肺葉和肝子這類東西反倒極受歡迎。
尤其是常在外面各地跑的人,很喜歡這一口。
進了廚房,韓寧貴在切肉,陳凌就去擇菜洗菜,盛出兩碗白面倒入盆中,打雞蛋,加紅薯淀粉,攪拌成面糊糊。
“咦,富貴貌皇親齦澩裉纜穡空x冀漣璩珊耍俊
韓寧貴看到他這舉動,非常疑惑,疙瘩湯可不是這個做法,他活了半輩子能不知道?
“哦,省點事,不做疙瘩湯了,做一鍋面魚兒湯得了。”
“面魚兒?面魚兒是啥?”
“其實也是面疙瘩。哈哈……”
陳凌笑了兩聲,利索的把西紅柿炒熟,加紅薯葉,小白菜,再加水。
“這玩意兒在我們北方有好多做法,我這就是圖省事。”
說著鍋里的湯燒開了,他就拿出鋁制的圓孔笊籬,一手拿著笊籬,一手拿勺子,用勺子舀一勺面糊糊倒在笊籬上。
面糊糊就會順著笊籬的一個個小圓孔漏下去,落到煮開的湯中。
陳凌一邊用勺子往笊籬上倒面糊,一邊還得不斷用勺子刮一下。
以防出現面糊堆積,導致漏到湯里的面魚兒成為一大團。
等所有的面糊糊全部漏進湯里。
韓寧貴過來一瞧,鍋里的面魚兒一頭大一頭小,在滾沸的蔬菜湯中翻滾,倒還真像是一條條小魚一樣。
“哦,原來這就是面魚兒啊,看上去跟蝌蚪似的,還帶著小尾巴。”
“是啊,其實平常人家出好面糊糊后,都是用筷子撥進鍋里,又叫撥魚兒。”
陳凌說:“這東西做法多,有是面糊糊的,也有和成面才下鍋的,清水煮熟,過涼水,做成炒面魚兒,燴面魚兒,還有綠豆面和淀粉做成涼粉魚兒的,多得是。”
“做出來再倒點醋,來兩勺辣椒油,酸辣口的非常好吃。我們這兒是片酸辣這么吃,再往北就是澆上兩勺熱臊子,香得很。”
陳凌說著給他舀了半碗,讓他品嘗。
韓寧貴吸溜了兩口,砸著嘴贊不絕口:“原來這就是面魚兒啊,感覺比疙瘩湯好喝,不得不說,北方的面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這么多年,我還沒認全呢。”
“嗨,那是韓叔你沒研究這個嘛。”
兩人說著話,把面魚兒湯盛出鍋。
這面魚兒湯雖然韓寧貴不知道,但是有人認出來。
是去年在風雷鎮鹿頭山見過的年輕人,被滿地狼尸搞到嘔吐的那個。
“我見過這個,我們老家叫涼蝦,是用大米磨成漿,漏勺漏出來,夏天放在薄荷水和酸梅湯里,很解暑的。”
陳凌點點頭:“哦,你們那個叫涼蝦啊,我們這兒有做法差不多的,叫涼粉魚兒。是綠豆涼粉那種。”
他們兩人起了這個頭,大家品嘗了下著面魚兒湯,稱贊的同時,也交流起他們各個地方的特殊飯食來。
這樣倒是很快就熟絡了起來。
或者說是陳凌和他們熟了起來。
因為這些人早就從韓寧貴口中知道陳凌了,對他了解的也很清楚。
什么狗啊,鷂子啊都聽聞過。
于是有人就問陳凌:“兄弟啊,我們剛才看到你這農莊門口掛著牌子,說是配狗一次兩千,是管配上還是不管配上……”
“肯定不管配上啊,只要牽著母狗找上門來,我家這狗看母狗順眼肯騎上去配,這樣配一次,就是兩千塊,不保證配得上配不上。”
其實以黑娃的能力,只要肯配,就沒配不上的。
黑娃的外形本來就威武雄壯,在公狗里賣相是很好的。
就算不了解黑娃的能力,光看外表,也有喜歡狗的人會買單。
所以韓寧貴聽他這樣說,就笑道:“你讓山貓來說,這個一點都不貴。但是在你們這邊兒,山溝溝里,這價格有點嚇人。”
“嗯,確實,我就是被找的煩了,才掛出去的……”
陳凌把黑娃的事情一說,大家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就很理解陳凌是什么心情了。
理解之余,也為黑娃的勇猛而震驚。
竟然和母狼配上種了。
而且不是一只,是一個狼群的母狼。
娘嘞,這狗也能厲害到這種程度嗎?
“就是剛配上不久,那群狼就搬家了。”
陳凌說出當時老丈人的猜測,又問韓寧貴:“這應該是懷上了吧。”
“是懷上了,狼很謹慎的,懷胎兩個月就要生下狼崽子,你覺得它們可能在離人類居住區這么近的地方生產嗎?”
韓寧貴笑笑,反問一句。
“哦,我就說嘛。前些天還跟黑娃好得不行,結果到了中秋的那天晚上,突然就連夜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