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農莊建成
除了孕檢、會友、趕廟會,陳凌基本就是忙著在田間鋤草、打藥、侍弄西瓜、通渠引溪流,平平淡淡,不慌不忙,他樂在其中。
就這樣,很快又是半個月時間過去,到了農歷三月底,農莊如期完工。
陳凌帶著人仔細檢查了兩遍,竹樓、木樓、走廊等各處建造都沒啥問題,既然如此,他也不含糊,把工錢當場結算掉后,就請工程隊的人熱熱鬧鬧的喝了頓酒,隔天送他們離開。
接下來呢,他也不慌著往農莊搬,而是去給各個朋友通知了一下,說是家里的農莊建成了,啥時候空閑了可以過來玩耍兩天,農莊的房間很多,一家子過來玩都沒問題。
這主要是跟趙大海、山貓、梁越民這些朋友打電話通知的,他們事先就說過,讓陳凌建好農莊了記得告訴他們,他們來捧個場,趙大海還總是嚷嚷著拉著他干妹妹過來唱戲。
山貓也說過等他農莊建成要再帶杜鵑過來玩幾天。
人家都很熱情,陳凌也不能不放在心上,就全給他們通知到了,反正媳婦沒倆月就要生娃,他除了在農莊里瞎鼓搗幾下子,沒心思忙別的,有的是時間接待他們。
在給這些人打過電話后,趙大海那邊和山貓互相商量了下,說是四月初九往后的幾天有時間過來,正好對上了周六周日,陳凌打電話問了問梁越民,他那邊也沒事,前兩個月梁越民帶著媳婦孩子回京把事情忙完了,現在也在市里。既然這樣,陳凌把日子就定在了四月初九這天,讓他們都過來,到時候一塊熱鬧。
但在這之前呢,陳凌就將農莊施工時候殘留的木料和竹材清理干凈,堆成柴堆在農莊的廚房后面,預備著燒火用。
由于居住的房屋是竹木建造的二層小樓,這種建筑散熱快,通風防潮,夏秋季節住著涼爽舒適,但有一點不好的就是很怕失火,所以就把廚房建在了農莊的后面,廚房旁邊還有兩個石頭壘出來的大火塘,是陳凌專門為了燒烤用的。
廚房后面則用來堆柴。
這邊處理完,他就把家禽全都從家里趕過來,給家里騰地方。
另外,村里多年不用的牲口槽也全被他運了來,擺放在農莊外面果園的各處地方。
果園內有雞舍、鴨圈、鴿子窩、羊圈、牛棚等等啥都有,繞著農莊大大小小建了一圈,全乎的很。
這天,王聚勝、王立獻兩家子知道后就過來給他幫忙。
牛羊管起來簡單,目前在家就行,關鍵是家禽,現在加上孵出來的小雞小鴨,有上百只了,很容易亂跑,就都裝上籠子往農莊運。
而家禽易受驚,當雞鴨鵝裝進籠子里,摞的高高的,往牛車上抬的時候,好多雞鴨嚇得翅膀亂撲騰,互相踩踏,撞籠子,羽毛亂飛,咯咯嘎嘎的叫喚個不停,還竄了很多屎。
其中一只老母雞還下了一枚蛋,從雞籠滑出來,正好砸在王聚勝腦門上。
張巧玲發現漢子的腦袋碎裂的雞蛋,趕緊拿出手絹幫他去擦,“沒事吧,可別流進眼里。”
“沒事,這雞蛋香著哩。”王聚勝渾不在意,嘿嘿一笑,舌頭一勾,把淌下來的蛋黃勾進了嘴巴里,而后砸著嘴,回味無窮。
“又亂吃東西。”張巧玲橫他一眼,看到劉玉芝等人都看她,就不好意思的笑笑,繼續往牛車上搬。
“巧玲,你跟聚勝也建個土棚吧,你看富貴都弄這啥子農莊了,比起這個,建棚不算個錢,占地方也不大,平常在家好管的很。”王立獻笑道。
他這段時間賣蔬菜發了筆小財,冬天的蘑菇早就讓他回了本,所以現在干勁足得很,以后也不準備去外邊打工了,就準備在家琢磨怎么種大棚。
目前整個凌云,除了羊頭溝的老楊魚兒就是他在弄大棚,二柱那個搞成了爛攤子,不提也罷,反正這玩意兒現在弄的人少,是能掙錢的時候。
“獻哥你現在咋跟富貴一樣啦?富貴去年覺得巧玲腌的咸菜好吃,就說讓俺弄個咸菜加工的廠子,孟衷謨秩鞍掣憒笈錚桶沉嬌謖餛2睦鋦愕美湊廡俊蓖蹙凼ぬ蚋刪蛔旖塹牡耙海鴕∫⊥貳
他和張巧玲都是不適合做買賣的那種人,價格不會談,擺攤也沒耐性,不會跟陌生人打交道,不然也不會這么多年,一直到現在還是和大多數村民們處的不親近。
“這可是能掙錢的時候,真不用花啥心思。”王立獻皺眉再勸。
張巧玲也知道這是好心,“獻哥,俺家這個不是做這個事的料,我更笨,就會腌咸菜,別的啥也不行。”
她也不是外向的人,連以前山貓那沒過門的媳婦在家借住,還是沖著趙大海和王聚勝相熟,她又是支書的兒媳婦,這才由她招待著。
“咋了,這是說啥呢?”這時候,陳凌收拾完東西,帶著老丈人和丈母娘出來。
“想讓聚勝也建個棚他不干……”王立獻沖那兩口子努努下巴。
“嗨,不干就不干唄,反正看面相,巧玲嫂子是發大財的面相,這個財發不了,以后發別的財,總不能見錢就往兜里揣,是吧?”
陳凌樂呵呵對兩人笑道。
“富貴就會說好聽話,俺這樣的窮婆娘,除了種地啥都不會,哪有發大財的命。”張巧玲搖搖頭。
這也是現在這時候大多數山民的心態。
她腌的菜確實很好吃,做的辣醬也很香,但沒有把這個做成買賣的心思,連想都不敢想,覺得不過就是個腌咸菜,頂了天也是腌咸菜,咸菜疙瘩還能腌成金疙瘩不成?
陳凌清楚這一點,所以去年提了一嘴后,就沒再說過。
“這可說不準,該到發財的時候,錢就跟大風刮來的一樣,一掙就是一麻袋,那錢數的手指頭疼,手跟著抽筋。”
“嘿,你這說的是你自個吧。”
“看來去年肯定掙得不少。”
大伙就都笑起來。
陳凌也跟著笑笑,隨后就著大棚的事情,談起羊頭溝老楊魚兒前陣子在騾馬市買馬鬧出的亂子。
“這老楊魚兒太倒霉了,剛建了兩年大棚,把錢掙上來,就碰上這事。”
“呵,那得怪他做事不地道,搶人家的馬,他是活該。”
幾人邊往農莊趕,路上也熱熱鬧鬧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