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所謂武館,就是一些村漢集中起來訓練,靠給高門大戶看家護院、走鏢及幫官府緝拿盜賊等過活。
而鳳曦等人也不催她,因為有的事就要事無巨細的聽才能確保對方所為真,以防被人混淆判斷。
許是第一次面對皇帝,柳蓉講起自己來是事無巨細,根本不敢有半點隱瞞。
“隨著我們三兄妹逐漸長大,父母也不愿再窩在村里,便舉家搬到了縣城,并在縣城里開了一家武館糊口。”
說出來旁人可能不信,他現在正在心中向自己的亡妻祈禱,希望她保佑他們這倒霉閨女沒做什么大奸大惡之事才好。
可從五年以前開始,知府府衙便以要向封地之主昭明公主上供為由,開始加重明州五縣的稅收。
從小學生到童生,再由童生到秀才,眼下的柳尹不過剛剛弱冠,在這樣的家庭里已經算是極優秀的存在了。
而在當柳蓉說到連小民上街賣些青菜、豬草、柴碳都要交稅時,對苛捐雜稅不了解的鳳曦當即便道:
“田稅、賦稅、獻費、設卡商稅……”
也不能說是好過,只能說是百姓還能過。
加之柳家夫婦平日里樂善好施,武館中的武師也喜好打抱不平,所以在這清泉縣也漸漸有了些聲望。
“民女自幼居于明州清泉縣青山村,父親柳山與母親柳張氏靠種地與狩獵為生……”
柳蓉:“?”
李次輔很快在盛德帝的另一邊落座,與鳳曦三人一同看向了整理好情緒的柳蓉。
“民女母親進門之后,小叔自不愿再拖累兄長,便帶了些盤纏遠走它縣,后來聽說是給別人家當上門女婿去了。如此一來,家中便只剩了父母、外祖及不少家資。”
“有什么你就說啊,不就是狗賊么?剛剛本宮那耳朵都要讓你喊出繭子了。”
而接連得了盛德帝、鳳曦、祁霄三人的保證,那憂心忡忡的柳蓉也終于放下心來,一五一十道:
由于這柳父本身就是獵戶出身,生得牛高馬大不說,他還愿意提攜鄉里人,所以大家伙兒也就都跟著他干。
在柳蓉的描述中,在她及笄以前明州的日子都還是好過的。
盛德帝瞪了自家倒霉閨女一眼,聲音難得溫和的對柳蓉道:
“按駙馬說的來,若明州之事真有這倒霉玩意兒的手筆,朕自會為你們做主,絕不偏袒這廝半分。”
“他們怎么不去搶呢?本宮覺得這跟直接搶錢也沒什么區別了好吧。”
其中大兒子柳尹最擅讀書,所以打小便被送去了私塾,后來還在機緣巧合之下拜了一名十分不錯的先生。
結果柳蓉卻卻道:
“回公主的話,有的,若是小民們不按設卡書吏及衙役的意思納稅,書吏等人便會將之笞五十,所帶貨物沒收一半……”
鳳曦:“?”
得,還真就明搶是吧?
而盛德帝三人顯然比鳳曦更了解稅收,大昭的確是存在商稅的,為的不只是充盈國庫,還為了穩定國本,不讓太多人棄農從商。
可青菜、豬草、柴炭等根本就不是大昭劃定的收稅貨物。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