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拉蘭克斯于是發出兩短一長三聲龍吟――這是戰前他與麾下軍官定下來的信號,意思是戰斗開始。
很快兩聲長鳴從部隊各處傳來,那是各隊的隊長在回應自己――主戰大隊收到命令后不再前進而是留在外圍盤旋預備;投彈大隊則進一步爬升向兩座塔樓上方飛去,而弓弩大隊與民兵大隊則在更加靠近塔樓的位置盤旋等待轟炸結束。
投彈大隊的基本的單位是投彈組,每個投彈組由一位人類騎手與一條戰龍組成,其中戰龍為指揮者負責掌握方向并把控戰場節奏,而騎手的鞍具兩側則配備了一籮筐的炸彈,在時機合適時他們會用火繩點燃炸彈扔下去對地面目標實施轟炸。
投彈兵飛到塔樓上空點燃鑄鐵炸彈和陶制油罐向下方扔下去――戰前瓦拉蘭克斯對他們強調過不要為了精準度冒險降低高度,因此投下來的彈有很多都落到了塔樓之外。一些幸運落到塔頂的炸彈也因為塔頂的隔斷矮墻阻隔無法殺傷全部的敵人,油罐引燃的火也在蔓延前就被守軍用撲滅。
瓦拉蘭克斯很清楚,防空塔樓頂并不是一片平臺,而是被許多磚木半身墻分隔,現在那些矮墻上還推著大量的沙袋以及畜皮水囊,專門用于防御這樣的轟炸。而瓦拉蘭克斯自然也沒有指望能通過一次轟炸就重創塔樓――轟炸的主要目的是但迫使塔頂的士兵離開戰斗位置或尋找掩護或撲滅火焰,盡可能打亂了他們的部署。
等待轟炸起效的這段時間瓦拉蘭克斯也在堡壘外圍盤旋觀察――現在塔樓上的大部分武器都已經撤去了防雨帆布進入戰斗狀態,在初步偵查后瓦拉蘭克斯能夠確定兩座塔樓上有弗蘭卡炮九門,床弩一架,連弩兩架,兩座塔樓上的弓箭手弩手火銃手加起來共有三十到四十名,各類炮隊弩隊與其他輔助兵大概六十余名。
唯一讓瓦拉蘭克斯感到有些奇怪的是直到現在兩座塔樓上還各有一個武器被蓋在防火帆布下沒有被推入炮位投入戰斗,從輪廓看得出來其絕對不是火炮,但是又不太像常規的弩箭。
瓦拉蘭克斯猜不出其究竟是什么,或許只是一個出了故障還沒修好的弩箭?
在投彈隊傾泄了一半的炸彈后瓦拉蘭克斯明白出擊的時刻到了,立即命令投彈隊暫停轟炸并讓弓弩大隊與民兵大隊進入戰斗范圍。
發現第一梯隊的行動后塔樓的守軍也從轟炸掩體中爬出來手忙腳亂的組織反擊,火器的轟鳴聲伴隨著白色的硝煙從塔頂傾泄而出。
敵人這一輪打的是爆炸類炮彈,具瓦拉蘭克斯了解這類彈分內部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發射藥,中間是緩沖木屑,最后是爆炸戰斗部。在射擊時炮手壓下固定在炮舵上的蛇桿將火繩壓入藥鍋,藥鍋里的引火藥通過火門引燃子炮中的發射藥,發射藥在將炮彈推出火炮的同時引燃木屑與爆炸部的引信,戰斗部一般裝有火藥,鉛粒,鐵砂,毒粉或者石灰粉,用麻布繩索或者皮革包裹,在引線燃盡后能夠在空中爆炸。
在龍襲發生時用能夠在空中爆炸的炮彈拉出一道彈幕是塔樓防空戰術中常見的戰術,不過有時發射藥會因為受潮等原因緩慢燃燒導致推力不足無法讓炮彈發射,這時中間的緩沖木屑可以防止其迅速引燃戰斗部使炮彈在炮膛內爆炸,給炮組一定的時間進行處理。
當然即使如此爆炸彈的風險還是太大,沒有特別情況或命令炮組一般不會主動使用。也就是現在剛剛投入戰斗火炮的狀態最佳塔樓才敢進行這樣的彈幕覆蓋射擊。
不過此時所有的進攻部隊都已經進入塔樓正上方,這里本就是防御薄弱點,更何況現在塔樓還沒有從轟炸中恢復,并非所有炮位都能立即投入戰斗――塔樓與塔樓,炮位與炮位之間無法掩護,只能在夜色中各自為戰,以至于彈幕很是稀疏完全不足以抵擋第一梯隊的攻勢。
弓弩大隊的的士兵在通過彈幕前迅速半收翅膀并將頭貼向胸口,以減少著彈面積并保護翼膜與眼睛。而民兵大隊的民兵反應明顯要慢很多,有兩條龍甚至懸停試圖等彈幕的硝煙散開,好在他們最終都還是有驚無險的進入了戰斗范圍。
在來到臂弩的二十翼的有效射程后,弓弩大隊的弩兵立即從俯沖姿態中改出瞄準塔樓上的敵人扣動弩機,用利箭回敬方才的炮擊。
同時每隊龍騎組中的人類士兵此時雖無法用騎弓射擊,但是也紛紛用炸彈投向塔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