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則是聯合王國的無奈――雖然北方與中部經常挑釁聯合王國,但是除了海龍國沿海地區外很少發生大規模武裝沖突。算起來上次聯合王國進行大型戰爭動員已經是近百年前的事了,這些年的和平與繁榮逐漸腐化了王國原本的精銳軍隊。
由三國王庭共同出資供養的護國軍早已腐朽不堪。武備廢弛,尸位素餐,冒領軍餉甚至私通敵國等問題如蛀蟲一般嚴重侵蝕了這支軍隊的戰斗力。而三位國王也不會讓他們安身立命維續統治的王家軍隊傾囊而出。至于那些被征調過來各氏族的軍隊更是各懷鬼胎,既想要戰功又想保存實力,對三王的命令也是陽奉陰違兩面三刀。
以至于三王不得不通過增加參戰兵力來彌補這一情況――在如今兩千五百龍中除了那傭兵城邦的一百五十龍外有三百多條來自護國軍,四百余條來自三國王家軍隊,六百出頭來自各個世家大族,剩下的龍全都來自至高王庭與三國王庭臨時招募的大民軍――他們中有很多是受遷海令與鎖國令波及的流民,在餓死荒野與參軍入伍兩個選擇面前他們選擇了后者。
面對愈發嚴峻的瘟疫與內亂三王決定速戰速決,意圖在下一個雨季到來前徹底擊敗中部城邦同盟,這就意味著東路軍必須要加快作戰速度,進行強攻作戰。
不過無論如何拿下牙買加城都是第一步,但與聯合王國的城市相比中部城市類型不說截然不同至少也是大相徑庭――首先聯合王國的城市一般不會設置成規模的城墻,其次城市內部會采用城區制。城區制由軍營制演化而來,不同國度的街道的布置雖有所差異但基本上萬變不離其宗。而中部城市則有著完全包圍城市的一道甚至幾道厚實的城墻,其內部街道也缺乏規劃錯綜復雜,對聯軍而無論是攻堅還是巷戰都是困難重重。
聯合王國的將領基本上沒有什么對中部類型城市的攻城經驗。這種情況下聯軍只能依靠那些傭兵城邦的將領協助指揮戰斗,而戰略戰術的制定自然就落到了那些傭兵城邦督察官身上,他們在參謀體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監督傭兵城邦的生產訓練并防止他們向外界倒賣物資,至高議會會向每個城邦派遣至少一名督察官進行監督。這個官職在聯合王國官吏體系中雖然有著正八百泰的俸祿,可是卻屬于至高王庭常駐官2,在聯合王國中雖然是高級別但是地位卻并不能與三國內部同級的官員相提并論。
不過隨著督察官逐漸世襲化他們逐漸將勢力滲透到傭兵城邦的各個方面,從最開始的監督者變成了決策者,而在傭兵城邦同盟獲準成立后更是形成了一個半獨立的軍政集團,時至今日督察官們已經成為其所管轄城邦實際統治者。
現在他們在國內的地位與話語權也因這場戰爭大大提高,算是既得利益群體之一。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