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莫與偽王貝爾勒內戰時曾經的舊城區幾乎付之一炬。改革者,哈拉爾四世伊爾諾重新安定王國后聘請東羅馬的工程師對奧斯陸進行重建與擴建規劃。
伊爾諾的重建工程與擴建工程同時進行,因為此前的舊城區日益擁擠且在戰亂中損毀嚴重,伊爾諾干脆在舊城區旁邊修建了新城,即如今的圣宮與圣教兩區,王國的政治核心米爾特宮,奧斯陸王家大學以及王國九署;宗教核心三位一體大教堂,哈拉爾家族與龍王家族的陵墓以及挪威東正教會就分別在這兩個區中。
從薩羅塔爾的位置來看更明顯能感覺出圣教和圣宮兩區與其他五區的不同,圣教與圣宮區完全是按照東羅馬的模式與風格修建,而另外四區依然有著大量的北歐以及古龍族特色。
重建時伊爾諾也對城堡、雪峰,光明、燈塔與天翼四區進行了擴建,同樣按照君士坦丁堡的模式進行分區。
燈塔區是當年奧斯陸帳篷集市所在地,哈拉爾二世時期這里成為奧斯陸最大的港口集市,為了給過往航船予以指引哈拉爾二世蓋爾國王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燈塔。伊爾諾在重建舊城區時把原來零散的商人和商鋪集中于此進行統一管理,并在這里設置了官方手工業區與倉儲區。那座標志性的燈塔也仿照君士坦丁堡的加拉塔進行重建,將其變成燈塔與濱海防御堡壘的結合體。
海灣區是曾經市民與部分農民以及漁民的居住地,早在伊爾諾重建城市前生活在這里的居民就自己修建了木制的城墻與防御塔保護自己,雖然在隨后的內戰中它們在戰斗中被付之一炬,但也拖住了偽王貝爾勒與廢龍王弗洛萊姆斯的軍隊很長時間。
伊爾諾重建海灣區時沒有按照原先木制城墻的位置修建新城墻,而是又擴大了一圈以容納更多居民,為了便于在海灣區內部還有更為細致的分區,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內部的小區漸漸也有了三六九等之分。
雪峰區是曾經舊城區中貴族大臣們生活的地方,在圣宮區與圣教區落成后,貴族大臣以及教會成員也隨著王室一起搬到了那里。舊城區中最規整奢華的雪峰區自然成為了城中富戶商賈居住的地方。
天翼區是舊城區中在舊三區中最為特殊,它也被稱為龍城,最早它只是一片位于城東北的龍族聚居地,慢慢成為龍族普通百姓以及人類貧民在這座城市唯一的合法居住地。曾經的這里并沒有城墻保護,第二次繼承人戰爭中貝爾勒率軍圍城時曾占領龍城,導致大量龍族涌入城墻內造成混亂。為了提高奧斯陸在圍城戰中的生存能力伊爾諾新修了一道城墻將龍城包括其中,使之成為了一個新的區。目前大約有三千余條龍生活于此,與海灣區一樣,其內部也有用簡易城墻分隔的更為細致的分區
而城堡區作為哈拉爾家族曾經城堡的所在地在舊城區中依然處于核心地位,依然有大量貴族豪紳居住其中,城堡區的核心建筑圣哈拉爾堡也成為節日慶典王室與民同樂的地方。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圍繞著奧斯陸而建立倉庫、軍營、村鎮以及龍巢,他們共同組成了這個既有著東方莊重典雅,又有著北方磅礴粗獷偉大的城市。
而今天的城市與往日相比又多了一份節日的喜慶氛圍――在這個王室與民同樂的日子里,城中每條街道上都有官員在向市民發放面包,食鹽以及白糖。城中各家各戶也張燈結彩為王室慶賀,感謝王室的恩情。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