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意義上說,龍組現在的翅膀是碳硅基生物混合時的失誤與漏洞。但生命總能找到出路,既然實在無法退化飛行器官,那就進化它。
當然僅僅只有翅膀還不足以讓龍翱翔天際的,龍的整個身體就像是一個精密的儀器一般,雖有優有缺,但卻可以互補從而順利的運行。
骨骼方面科學家一開始認為龍族進化出中空的骨骼是為了減輕骨骼重量,但深入研究發現龍族的骨骼由于要支撐起龍龐大的身體有著非常高的強度,其骨密度極高。而且骨骼中含有大量金屬元素,尤其是鐵與鈦。純骨骼重量并不比等硬度的實心骨骼輕多少。但龍的骨骼的空腔可以儲存空氣,他們的長骨內都有起加固作用的骨質小梁,骨質小梁周圍有附著在骨骼空腔內的氣囊泡,氣囊泡與肺部相連,一方面可以減輕骨骼的體積重量比,另一方面可以在飛行時提供更多氧氣。
血液方面中空的骨骼意味著龍沒有足夠的骨髓細胞造血,他們像鳥類一樣通過血細胞自身進行分裂進行血液的新陳代謝,所以龍族的血細胞依然是有核狀態,這樣的血細胞自身會消耗部分氧氣,而且運氧能力不如哺乳動物。
因此龍族需要更有效的與外界交換氧氣的能力――無論哪種龍都有著非常巨大的肺部,龍族的肺不像哺乳動物的肺一樣可以大幅度收縮。他們的肺類似于鳥類――肋骨和脊椎相互扣嵌,肺部組織和氣囊組織則鑲嵌在肋骨中,使得胸腔骨架變成中空狀,從而變得更加牢固穩定。
在龍肺的內部分布形有大量細小的微氣管,這些微氣管又彼此相連形成網狀的氣管系統。微氣管一直延伸到外面的薄膜氣囊,氣囊不能進行氣體交換,但可以儲存空氣,從而讓被吸入肺部的空氣中的氧氣的吸收利用效率達到最高。
龍有左右肺各有三個個輔助氣囊,鎖骨間還有一個氣囊。它們不僅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氣,還可以增加龍在空氣中的浮力。另外肺,輔助氣囊,骨骼氣囊泡和脊椎氣腔等結構相互配合,可以讓通過龍肺部的氣流保持單向流動,保證龍在吸氣和呼氣的時候都能有氧氣被納入肺部,不間斷吸收氧氣。
后來隨著解剖學的發展科學家還在龍族在后腿的大腿處找到兩個氣囊,它們幾乎不參與呼吸作用,但能在飛行時減輕腿部重量。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