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桃源。
詩會已經開始了。
顧桑宜和顧伯玉坐在二樓雅座,心中各自有自己的謀劃。
他們面前的桌子上,除了果盤外,還擺放著文房四寶。
每位來參加詩會者,都可以肆意作詩,在相同時間內,誰的詩詞公認最佳,誰則是本局的獲勝者。
“大哥可有想到佳作?”
顧桑宜知道今日肅王府的人都不會來,早已將前世偷楚琛的那幾首詩背熟的她,正欲下筆。
“唉,桑宜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大哥我雖考了秀才,可咱以前的家里哪兒有給我讀書的錢啊?”
“關于吟詩作賦,我是一竅不通啊!”
顧伯玉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無能,只怪沒有那個學習的環境。
他這個秀才考的,若無楚熙幫他整理知識點,也絕無可能入榜。
明明只是險勝一步,卻真把自己當成天才了。
“大哥,我這兒有首詩,雖不是這局題目所需,卻能讓你挽回楊小姐的心。”
說著,顧桑宜眼神瞟了瞟與他們相隔甚遠的楊蕊。
“多謝桑宜,待大哥日后奪了楊家財產,定用一半給桑宜你添妝。”
顧伯玉似乎已經看到自己成為西壘首富的那日了。
屆時什么楚慕、什么肅王,還有楚熙那個吃里扒外的賤人,都要向他臣服。
兄妹二人臉上各自掛著得意笑容,在紙上寫下竊取楚琛而來的詩詞。
大約半個時辰后,有穿著統一的丫鬟、小廝將所有人所做的詩詞收上來,交給翰林院的幾位大儒評判。
暗地里,戴著面紗遮面的楚琰,一直在盯著顧家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