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口人,排著隊,吃著冰棍,去了售票處。
大人票價一元,孩子半票五角,花了三塊五買了劃船票后,一家人便坐在岸邊柳樹下的長椅上,耐心等待著空船返航。
“媽媽,我喜歡那個鴨子形狀的船……”
“好,我們待會就劃鴨子船。”
三寶小胖手指著距離岸邊比較近的一艘鴨子船,興奮的嗷嗷叫。
“鴨子船太小,坐不下我們一家人,妹妹,我們還是換成那艘雙槳的木船吧!”
二寶雞賊,他發現雙槳木船上可以有三個人同時劃槳,他們來劃船,就是要體驗一下親手劃船的感覺的,怎么能選那種只能腳蹬的雙人鴨子船呢?
二寶一想那樣劃船就沒勁,所以選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反駁妹妹。
誰想媽媽竟然說,讓爸爸先帶著妹妹去劃鴨子船,然后一家五口再一起劃雙槳小木船。
這話一出,三寶高興了!
可是二寶卻有些不是心思了,怎么就得妹妹先去劃船?
那他和哥哥豈不是還要坐在岸邊傻等很久。
大寶則是無所謂的態度,反正他是哥哥,已經習慣了照顧弟弟和妹妹。
哎!大寶這與生俱來的責任感,也是掰不過來了。
從一出生起,蘇桃和秦放便唯恐太委屈大寶,總是鼓勵他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都是同胞兄妹,前后出生也沒差幾分鐘,蘇桃和秦放不希望大寶,從小就給自己套上,我是哥哥就得無條件謙讓弟弟妹妹的枷鎖。
可現在看,善良憨厚的大寶,還是在弟弟妹妹的一聲聲“哥哥”的稱呼中,自然而然形成了我是老大,我是哥哥,就得比弟弟妹妹有擔當的心理暗示,并且這種責任型人格,已經逐步悄悄形成。
蘇桃和秦放不排斥自己的兒女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但私心里,夫妻倆還是希望能在三個兒女中一碗水端平。
在這樣的心態下,最后還是由蘇桃帶著女兒坐了腳蹬的鴨子船,秦放帶著兩個兒子劃雙槳船。
三個孩子同時登船,頓時都開心了。
兩艘船不遠不近的挨著,借此機會,蘇桃給孩子們抓拍了很多照片。
張張照片上,三胞胎都樂的哈哈的,就連秦放的俊臉上都滿是開心愜意的笑。
一家五口在北海玩到了五點多,幾乎把水面上所有的船型,都體驗了一把,三胞胎這才意猶未盡的跟著爸爸媽媽離開。
出了北海,蘇桃和秦放帶著三個孩子去全聚德吃烤鴨。
一只鴨兩只鴨腿不夠三個孩子分,于是夫妻倆直接要了兩只大肥鴨。
一家五口吃烤鴨吃得肚圓,之后又給家里打包了兩只才回大院。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