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石子落入水中,激起強烈的反應,原本是紀瑜邀請本森去收藏室看書畫,等發布會結束,位置一二三排的人紛紛圍向了紀瑜。
后排的人從只片語中知道了紀瑜的邀請,他們看著聚攏在一塊的人群,也想參與,但他們的身份交情不夠,只能遠遠觀望,期待著人群中間的女人會發話帶大家一起去。
最后自然是失望了,莫妮卡·利特把散場的事交給了拾玉的工作人員,和陸寧一起帶著圍著自己的人離開。
發布會是在拾玉大樓的大會場召開的,紀瑜的收藏室就在樓上。
大家出了門分批次上到二十三樓,紀瑜等人齊了,才讓分公司總經理打開收藏室的門。
收藏室大概一百個平方,里面沒有放任何架子,第一眼看過去十分空曠,仿佛是個空房間。
總經理先進入房間,按了一下墻上的開關,下一刻,柔和的燈光亮起,眾人跟隨著紀瑜的腳步進入收藏室。
紀瑜的畫就掛在四面的墻上,作品量足有五十八幅,匯集了人物畫、風景畫、抽象畫、國畫、水粉畫、油畫等等。
風格多變,筆觸精湛,令人應接不暇。
書畫除了用畫框框裱,外面還用密封的玻璃墻保護著。
玻璃墻一看就是每日都有擦拭,其表面光潔干凈,沒有一絲灰塵和印記。
眾人目光觸及到風格各異的畫作時,瞬間屏住了呼吸,宛若登臨仙境,飄飄然不知今夕是何年。
專門搞藝術的人都對藝術有一種狂熱的喜愛,而這間收藏室內的五十八幅畫,幾乎是從他們的審美上長出來的一般,一眼觸及靈魂,舍不得挪開視線。
都不用紀瑜招呼介紹,大家腳步不自覺的走向玻璃墻,對畫作進行品鑒,時不時的發出喟嘆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