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縣。
一戶平民房宅的院中。
身穿粗布麻衣的張劉氏從炭爐中取出剛做好的月餅。
月餅冒著熱氣,散發出一股香甜的香味。
張劉氏將月餅放到食盒里,對一旁的張婉兒說道:“婉兒,這些月餅你給陳院長送過去。”
“嗯。”張婉兒順從的應了一聲。
她蓋上食盒的蓋子,然后小心翼翼的端起食盒,將其放到竹籃中。
做完這些,張婉兒想了想,又從自家廚房中拿了幾樣點心一并放到竹籃中。
“娘,我過去了。”張婉兒提著竹籃說道。
張劉氏點了點頭,蹲在炭爐前,將從木模子上拓出來的月餅放到進炭爐里,繼續烤著月餅。
一襲青色衣裙的張婉兒提著竹籃出了院子。
待張婉兒走出院子,張劉氏盯著燃燒火苗的炭爐,輕嘆一聲。
再有一個月,婉兒就要嫁給大明了。
自己這個女兒從小骨子弱,嫁給那個陳大明,怕是要受罪了……
陳大明身高八尺,長得五大三粗,一看就是個粗人,定然不懂什么是憐香惜玉。
心里想著,張劉氏忍不住輕抹眼淚。
奈何她只是一介婦人,家中大小事物都由張龍定奪。
此事也由不得她。
“哎……”
張劉氏嘆息一聲,默默流淚。
……
張婉兒胳膊上提著竹籃,邁著小步出了家門。
她雖然容貌平平,但身上卻有一股小家碧玉的賢淑氣質。
家中有兒子的鄰里街坊見到婉兒,眼中都會流露出喜愛之情。
在尋常百姓的觀念中:女子不求容貌如何,但求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教子女,外助丈夫。
是個會過日子的人就足夠了。
張婉兒身具這些美好品質。
鄰里街坊不時跟張龍開玩笑,說他若還有第三個女兒,一定要和他家說親。
出了家門,張婉兒胳膊上挎著竹籃,走在街上。
游蕩在路邊的地痞、流氓見到她,都是遠遠避開,不敢靠近。
開玩笑,張婉兒的未婚夫可是大明。
他們這些小地痞雖然喜歡調戲民女,但不意味著傻。
陳大明那魁梧的身子,一拳捶他們身上,他們真的會死……
婉兒沿著長街前行,一路上相安無事。
待她抵達育嬰堂附近的街道時,婉兒刻意繞了兩條街,避開了育嬰堂前的。
身為女兒家,她不好從前面走過。
繞了一點路,婉兒來到育嬰堂門前。
育嬰堂大門大開,院中有小孩子跑來跑去,相互嬉鬧。
小十一和其他孩子玩著,忽然目光一瞥,注意到門口的張婉兒。
他趕忙叫道:“婉兒姐來了!”
其余小孩子一齊回頭,見到張婉兒,紛紛喊道:“婉兒姐姐!”
張婉兒面帶微笑,小步走進院子。
“陳院長在家嗎?”婉兒輕聲細語的問道。
小十一趕忙回答道:“爹在廳堂里看書呢!”
婉兒輕輕點頭。
她看著一群孩子,目露笑意,從手挎著的竹籃里拿出幾塊糕點,一一分發給小孩子們。
見到點心,小孩子們一陣歡喜。
“婉兒姐姐最好啦!”
“笨蛋,以后要叫嫂子了!”
“婉兒嫂子最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