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仙師和這等仙器相助,我大唐還有何懼?滅那倭國,豈不是易如反掌?”
流越傳越神,飛舟也被描繪得越發宏偉神奇,民間對于朝廷即將遠征倭國之事,原本就因府兵制而充滿熱情,如今更是信心爆棚,而朝廷之上,氛圍更是熱烈到了,有了小乾坤傳送陣盤保障后勤與精銳投送,青鸞破空舟實現戰略機動與空中優勢,跨海遠征倭國的最大難題已然迎刃而解,這簡直是將潑天的功勞直接送到了眼前!
太極殿內,武將們為了爭奪遠征統帥之位,幾乎快要打破頭。
程咬金聲如洪鐘道:“陛下!這先鋒大將非俺老程莫屬!俺保證第一個踏上倭國本土!”
尉遲恭不甘示弱道:“陛下,老程性子莽撞,此戰關乎仙師囑托,需穩重之將統領全局,臣愿立軍令狀!”
李靖、侯君集等也紛紛出列,各陳其能,都想將這注定名垂青史、更能得仙師關注的滅國之功攬入懷中。
文官們雖然不爭統帥,但也熱切地討論著如何利用傳送陣盤高效調度糧草,如何借助飛舟進行偵查與威懾,個個摩拳擦掌,都想在此戰中分一杯羹,哪怕只是負責后勤,能在仙師面前露個臉也是好的。
就在眾人爭論得面紅耳赤之際,御座之上的李世民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瞬間壓過了所有的嘈雜:“征伐倭國,乃仙師所托,更是關乎我大唐仙緣國運,意義非凡,故而朕決議御駕親征!!”
“什么?”
“陛下不可!”
“陛下萬乘之軀,豈可輕涉險地?!”
此一出,滿殿皆驚,以房玄齡、長孫無忌為首的文臣,以及魏征等諫官,立刻出勸阻。
皇帝親征,非同小可,萬一有失,國本動搖!
李世民似乎早已料到臣子們的反應,他抬手制止了眾人的勸諫,沉聲道:“諸卿之意,朕明白,然,此戰非同一般,仙師親自囑托,朕若安居長安,如何體現對此事的重視?又如何能讓仙師看到我大唐的決心?”
“況且,朕并非要親臨矢石陣前,仙師所賜飛舟,堅不可摧,翱翔九天,倭人蠻夷,其箭矢可能傷朕分毫?朕坐鎮飛舟,運籌帷幄,既可激勵三軍士氣,亦可第一時間應對變故,更可……代表大唐,向仙師展示我等完成囑托的決心!”
他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尤其是最后一點更是直接命中了所有大臣的要害。
仙師看著呢!皇帝親自出馬,豈不是最能體現大唐的重視?
魏征本欲再諫,還想說什么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的道理,但張了張嘴,卻發現無話可說,陛下所句句在理,尤其是“坐鎮飛舟,不臨前線”這一點,幾乎堵住了所有關于安全的諫理由,難道要說仙師的飛舟不夠安全嗎?
連最硬的諫臣都不再反對,其他人自然更無話說,群臣最終齊聲應諾道:“陛下圣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