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唐儉以雷霆手段驅逐倭國使團的同時,京兆府衙門口的告示欄前,已被人群圍得水泄不通,一張加蓋了皇帝玉璽和中書門下大印的《討倭國檄文》被高高張貼出來。
檄文以雄渾磅礴的駢文體寫就,字字鏗鏘:
“……蕞爾倭國,僻居海島,不識王化,妄自尊大。昔受漢帝金印,稱臣納貢,然其性反復,狼子野心,屢犯海疆,掠我子民……近更陰結匪類,窺伺天朝,其行可誅,其心當戮!朕承天命,撫有四海,豈容丑類跳梁,屢犯天威?今遣天兵,跨海東征,犁庭掃穴,殄滅妖氛!以示天朝赫赫之威,正華夷堂堂之序!”
檄文中列舉了倭國自漢魏以來朝貢無常、隋唐時期國書不敬、以及近年來沿海倭寇侵擾等若干罪狀,字里行間充滿了天朝上國對不臣屬邦的憤怒與討伐的正義性。
“好!陛下圣明!早該教訓這幫海外蠻夷了!”
“竟敢窺伺我大唐?真是不知死活!”
“聽說他們還妄想索要仙法?呸!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東西!”
“天兵東征,必能旗開得勝!”
圍觀的長安百姓們議論紛紛,臉上無不洋溢著興奮與自豪。
對于普通民眾而,倭國是遙遠而模糊的,但檄文中“犯海疆”、“掠子民”、“窺伺天朝”等字眼,足以點燃他們心中的怒火與對大唐的忠誠,更重要的是,在大唐府兵制下,戰爭意味著軍功,意味著土地和賞賜!
街頭巷尾,酒肆茶樓,到處都能聽到青壯年摩拳擦掌的聲音,期盼著能被選入征伐大軍,立下功勛,光耀門楣。
整個長安城,彌漫著一股好戰求功的熾熱氣氛。
九州大陸,人皇殿小院,李麗質向著陸陽稟報了李世民的決定以及大唐已經開始進行的戰爭準備,一旁的小兕子則坐在獅虎的懷里,雖然聽不懂,但是左看看,右看看,裝著自己很懂的樣子。
聽完李麗質的敘述,陸陽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嗯,陛下雷厲風行,甚合我意。”說完,他隨手在石桌上一拂,只見靈光閃現,兩件物品憑空出現。
一件是一座由不知名玉石雕琢而成、約莫棋盤大小、上面刻滿了復雜到令人目眩的銀色符文的陣盤,陣盤邊緣有九個凹槽,另一件,則是一艘造型流暢、線條優美、通體散發著淡淡青光的飛舟模型,僅有巴掌大小,卻細節畢現,仿佛隨時能破空而去。
“陛下既然愿意為我遠征倭國,那我也不能吝嗇,此番征伐,跨海遠征,后勤補給、兵力投送皆是難題,這套小乾坤傳送陣盤,可在兩地之間建立臨時通道,快速運送兵員物資,而這架青鸞破空舟,可大可小,大時可載千軍,翱翔九天,速度遠超凡間舟船,且自帶防御陣法,不懼風浪箭矢。”
他輕輕一點,關于兩件法寶的驅動法訣和使用要點便化作一道流光,沒入李麗質眉心。
李麗質只覺得腦海中瞬間多了一段玄奧的信息,她感受著那傳送陣盤蘊含的空間之力,以及青鸞飛舟那磅礴的靈壓,整個人都驚呆了,她想過仙師可能會有所表示,卻沒想到竟是賜下如此驚天動地的仙家法寶!
有了這兩件寶物,大唐遠征倭國的所有難題,幾乎迎刃而解!跨海投送兵力?飛舟瞬息可至,后勤補給困難?傳送陣盤直達前線,這……這簡直是給大唐插上了翅膀,裝上了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