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輝笑著道:“要是效果好,到時候可要讓你經常講的。”
“謝謝柯院長。”陳陽道了聲謝。
經常講課的意思那可不是白講的,對于醫生這個職業來說,臨床方面的名氣是一部分,能被高校聘請講課,也是一種認可,對醫生也是有著很大的好處的。
在各大醫院,其實都存在一批專門搞學術研究的群體,寫論文,搞學術,臨床水平可能不咋地,但是理論那是真的牛,在業內的名氣也大。
可千萬不要認為這一批人是無用的。
搞學術研究的,搞理論的專業人員也是醫療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實踐也是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的,也只有建立理論,才有可能完成實踐。
理論研究如果是推動的話,那么實踐就是對理論的一種檢驗。
吃過午飯,陳陽就回家了,下午帶著涵涵去了游樂場,小丫頭玩的非常開心,跑來跑去的,都不知道累,陳陽跟在屁股后面都感覺到跑的腿疼。
當天下午,中醫學院就發了公告,說了陳陽后天要在學校上課的消息。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周青華就聽著科室的兩位實習生湊在一起嘀咕。
“陳陽是誰呀,咱們學校有這么一個人嗎?”
“沒聽說過呀。”另一位實習生道。
“能被柯院長看重,安排在學校上公開課,不應該藉藉無名才對。”
兩個實習生都比較納悶。
實習生進入醫院實習之后,回醫院就少了,基本上和正常醫生一樣,每天都要按時上下班,偶爾休個假,肯定也是好好玩或者休息。
所以學校里面的一些事,實習生們也就是通過一些群消息或者聽他人說來了解。
下午,實習群里就有人說了陳陽后天要在學校上公開課的事情,當時群里就議論了起來。
因為陳陽的本科是在省中醫藥大上的,所以在省醫科大這邊確實沒什么人知道,也就是進幾次,擂臺賽,論文答辯,以及今天上午在圖書館的事情逐漸被省醫科大的一些同學所知。
可對在醫院實習的同學來說,陳陽依舊很陌生。
“你們說誰?”
周青華隱隱聽著兩人說的好像是陳陽,走上前問。
“周老師。”
“周醫生。”
兩人都急忙打了聲招呼。
周青華是碩士研究生畢業進的醫院,屬于住院醫師,今天已經是在醫院的第二年了,對于這些實習生來說那就是上級醫生,是老師。
“我們在討論群里的消息,我們學校說后天有一位叫陳陽的學長要在學校上公開課,我們都沒聽說過。”一位實習生道。
“陳陽。”
周青華吃了一驚,兩個人說的還真是陳陽。
“周醫生您認識陳陽學長?”一位實習生問。
“我們醫科大有一位叫陳陽的,和我是同班。”
周青華道:“好像現在跟著你們學校的吳教授讀研,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
“好像還真說是吳教授的學生。”另一位實習生道。
“那就沒錯了,原來是周醫生的同學,我們就說以前沒怎么聽說過。”兩人笑著道。
周青華說的平淡,可心中卻一陣翻江倒海,一點都不平靜。
畢業后能被學校請回去上公開課,那是多大的榮耀啊?
對于他們這些畢業的醫學生來說,簡直牛逼大了,這個比足足可以裝一年,不,好幾年。
在拿下副高職稱之前,這個比都可以一直裝的,非教育職稱的臨床系醫生也就到了副高,才有可能有如此待遇。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