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京塵道,“我已經告訴張隊了,他在查邱震的資料。”
他剛說完,張通益的信息就發來了。
資料很詳細。
傅京塵將資料轉給兩人,“先去他的住址。”
蘇梔快速找到地址那一欄,“在富安小區。”
劉徹正翻看他的資料,面色凝重,“他是屠夫。”
蘇梔:“殺豬的?”
安城有幾家大型養豬場,因為殺豬設備太貴,不如人工節省成功,所以豬場里有不少屠夫。
身上沾染太多血腥味,很多人都不愿意靠近他們。
已經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生活。
這事還上過新聞。
屠夫們呼吁大家別戴有色眼鏡看他們。
后來迫于輿論壓力,老板們才不得不購買先進的殺豬設備。
屠夫們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且很多人都覺得它們殺孽重,不愿意雇他們。
他們試著自己做生意,但殺豬殺慣了,沒有一技之長,做什么都虧本。
再后來,安城沒誰記得他們了。
“這新聞有兩年了,我在警校還和同學爭論過。”
劉徹頗有感觸道,“他認為是輿論導致屠夫們失去糊口的工作。認為市民們太苛刻,太多管‘閑事’。”
“我則覺得是屠夫們要求太高,不該奢望市民們用正常態度對他們。”
劉徹的觀點很簡單。
既選擇了那行,就該想到這些問題。
人們都傾向弱者。
他們以為當眾呼吁,能改善境況,卻沒想到真正的弱者是“那群豬”。
市民圣母?
并不,他們崇尚的是殺生不虐生。
一家養豬場的豬成萬頭,路過的人都能聽見豬凄慘的嚎叫。
久而久之,對他們的態度自然不好。
邱震就是第一批屠夫,也是最出名的那個。
當時就是他帶頭找的媒體,豬場老板們被迫購買先進設備,也是拿他第一個出的氣。
邱震一生未婚,唯有邱浩一個侄子。
而邱浩的父母三十年前,一起跳了渦河。
八歲的邱浩就跟著叔叔邱震生活了。
邱震失去工作后,一直靠侄子開貨車的收入養。
邱浩出了事,坐了牢,邱震買了所有家當,又借了許多錢。
才湊夠五十萬的賠償款,他以為賠了錢,侄子就不用坐牢。
可還是判了七年!
他已經六十了,能不能活到侄子出來,都未可知。
蘇梔道,“這種狀態下,產生了報復紅家的心思。”
報復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在他們的傷口上,再插一刀了。
三人在車里將邱震分析完,車開進了富安小區。
邱震住六棟,一單元,一樓。
富安小區的地理位置還算優越。
蘇梔搜了下房價。
一樓總價在百萬上。
她和傅京塵對視一眼,傅京塵聯系張通益,讓他查這套房子的房主。
張通益的動作很快,查到房子就在邱震名下!兩個月前購買,房款一百零八萬。
三人眼里皆有意外。
邱震為了侄子,不是把所有家產都賣了嗎?
幾秒后,劉徹率先道,“也正常,他想救侄子,也不能真讓自己露宿街頭,一無所有吧。”
他說完,空氣又沉默了。
重點是,邱震哪來的一百多萬?!
一個殺豬的屠夫,又養一個侄子,不可能存在這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