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東俊緊緊皺起眉頭,往林斌身邊湊了湊道:“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他們兩個都乘坐一艘船了,會不是一伙的?”-->>
林斌笑了一聲道:“當時,辛局告訴周興,羅叔是嫌疑犯的時候,周興的反應明顯不太對。”
“當時周興的反應,更像是某個上位者,被指出破綻之后,透著股惱羞成怒的意味。”
“為了抬杠而狡辯。”
“這兩個人要是一丘之貉,你覺得周興還會有這種反應嗎?”
盧東俊思索了片刻,微微點了點頭道:“雖然我不在場,但經過你這么一說,還真是這樣。”
“假如有人說你是嫌疑犯,從我的角度看,只覺得這人實在扯淡,根本不至于生氣。”
“可我想不明白,周興和羅叔不是一伙的,這個羅叔怎么能順利加入周興的團隊呢?”
林斌從睡袋里伸出一根手指,做了個數錢的手勢。
“有錢能使鬼推磨。”
“誰知道,羅叔背后的大老板,打點了誰的關系?”
“總之,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哪怕到了水下,羅叔這敢有動作,我也會第一時間阻止他。”
“不會讓咱們任何人發生危險。”
“但我建議明天下水的時候,除了你我之外,其余人全都部署在青銅水閘后面,以防萬一!”
盧東俊點了點頭道:“其實,我也是這么想的。”
“明天開會之后,我安排一下。”
林斌答應了一聲,又聊了幾句之后,睡了過去。
……
翌日,清晨。
環形礁盤北側水域。
林斌等人站在巡邏三號船的甲板上,穿戴好了裝備,等待著下水命令。
正在這時,他們卻聽到旁邊傳來一陣嘲笑聲。
林斌轉頭看向沙洲69號的甲板,只見幾名文研所的隊員,正指著他們的裝備笑話。
他目光掃過周興幾人的裝備,心里不免有些感嘆。
不愧是沙洲市來的,裝備就是比他們的專業。
周興等人身上穿的潛水設備,從表面看就比較新,功能比他們要好不少,尤其是呼吸管,他一眼就能看出來,對方采用的直接就是硅膠。
當初他們遇到鹽霧的時候,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把呼吸管換成硅膠材質的。
由于時間緊,預算少,根本弄不來硅膠材質的呼吸管,所以只能靠著“土法子”,在呼吸管上鍍上一層隔離膜,應對高濃度鹽霧的腐蝕。
除此之外,周興旁邊站著的隊員,幾乎每個人手里都有先進的設備。
比如,惰性氣體保護袋,橡膠涂層尼龍材質,是目前非常先進的文物保護設備。
外觀像個大號的透明塑料袋,袋口則有一個銅制閥門。
這可是從國外引進的技術,專門用于金屬文物的防氧化。
幾個人的腳旁則躺著兩個半人高的長方體鐵盒,這個是恒溫恒濕的文物保存箱。
表面刷著銀灰色的防銹漆,箱子側面還有圓形的溫度計,透過中間的雙層玻璃箱門,能清楚的看到,里面鋪著帶絨布的隔板。
看來市里文研所真是大出血了這次。
這東西,在1984年可算得上個稀罕物了,里面有石灰干燥劑和保溫棉,能有效控制溫度。
文物打撈上來后,第一時間裝入保溫箱內,就能極大程度的保護文物在運輸過程中,不會因為溫度變化和濕度變化而破損。
除了這兩個之外,最能吸引他的就是,周興手里的防水膠卷相機……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