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淵想著教育孩子要趁早,如果晚了他怕云綿綿心大都不記得這茬。
于是他立刻就跟老師說,等會他過來,然后動身去了托兒所。
云綿綿本來要睡午覺了,看到爸爸來了,激動得一點也睡不著。
于淵把撲過來的小團子一把抱住,問了小朋友在托兒所過的怎么樣之類的之后,就正色切入主題:
“你是不是把不喜歡的飯菜扔給別的小朋友了?“
就算她現在是托兒所的小紅人,有爸爸和張阿姨罩著,她也不好欺負人的。
不能被別人欺負,但也不要欺負別的小朋友。
結果,旁邊一個輕輕的女聲響起:“叔叔,綿綿不是欺負我……“
這個女孩正是陸琴心,是那天在博物館的三個孩子之一。
她很不好意思地看著于淵,磕磕巴巴地解釋。
綿綿沒有把不好的飯菜扔給她,綿綿給她的都是張阿姨給綿綿開的小灶。
綿綿笑嘻嘻:“嘿嘿,沒事啦,不要不好意西,你太瘦了,我想把你喂胖點。“
于淵:……
于淵有點不明白小女孩的腦回路了,是不是關系好的女孩子都是這樣的,還會給對方投喂。
他想起好像學校里的女孩子們也會互相喂零食。
他就沒再說什么。
但是等到下午放學的時候,于淵發現云綿綿不僅投喂陸琴心,還把自己收到的小零食分給一個瘦瘦小小的男孩子。
老父親心里頓時警鈴大作,問云綿綿,這怎么回事。
“啊,張阿姨說了,陸琴心和李吾右家境不好,我怕他們吃不飽。”
于淵:……
他抱起綿綿這個實心的小團子,柔聲問她,張阿姨還說了什么。
等綿綿復述完,于淵臉色復雜。
原來,張阿姨跟綿綿說,誰誰誰家里條件好,讓她可以多和別人玩。
誰誰誰條件不好,讓她不要理。
誰知道,綿綿小朋友聽了以后,想的不是不要理,而是要給家里窮的小朋友多喂點吃的,免得她們餓肚子。
于淵聽了,心里柔柔軟軟的。
慶幸綿綿這個傻孩子,有一顆清澈純粹的心。
他抱著小家伙說:“以后在別人面前不要說她家里窮。也不要把自己碗里的飯菜給她,但可以請她來家里吃飯。“
綿綿不太理解這里面的區別,不過爸爸說怎么就怎么,她很聽爸爸的話。
到了家里,于淵單獨找了張秋燕談話。
對于張秋燕來說,其實是習慣了。
她以前在家里當主婦的時候,經常和其他家的女主人一起說別人家的事情。
當她內心真正接納綿綿、把綿綿當自己的家人以后,就習慣性地跟綿綿說這些。
于淵聽后,從很嚴肅地告訴張秋燕,以后不能跟綿綿說這些,他的綿綿不需要這些。
綿綿可以交自己想要交往的朋友,也可以不理會任何她不喜歡的小朋友。
云綿綿是自由的,她不需要社會上的那些規則。
張秋燕臉色訕訕的,她沒想到這個小事引來于淵這么大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