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一直都是香火勝地,每天都有很多香客來萬佛寺上香拜佛,今日尤其多,但更多的還是江湖人士。
雖說寺內守備森嚴,但每日卻大開山門,任憑香客入內上香祈福。
往日那些進寺盜經的人大多混在這些香客里,趁人不注意,便悄悄潛入內院,企圖盜經。
可即便如此,仍未有外來人成功盜出過一本經書,甚至連萬佛寺和藏經閣的門都沒找到,就被逮了個正著。之所以會這樣,主要還跟萬佛寺整體建筑的布局有關。
萬佛寺可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區域,這些區域沒有明顯的院墻隔離,但在寺內僧人眼里,卻似有一道無形的墻,將這三個區域分得特別清晰。
其中,用于供奉佛像的大殿基本都坐落在最外層區域,常用于招待外賓和香客的禪院也在這一區域,所以,外來人員能在寺內走動的區域,也僅限于最外層。
再往里便是中層區域,這里是寺內僧人日常起居、參禪打坐、習武切磋的地方,也是寺內眾僧商議大事的所在,如果沒有方丈的特別允許,任何外來人員均不得入內。
寺內最深處,也是全寺最隱蔽的地方,同樣也是放置“貴重”物品的所在。其中萬佛洞和藏經閣便在這一區域,寺內精英武僧的禪院也建在這一區域周圍。
從上香拜佛的最外層,到這最深處,中間所行道上,處處都有僧人把守,或明或暗,或晝或夜,一刻也不曾停歇。
如今萬佛寺最外層區域早已聚滿了人,然而大多數卻不是來上香拜佛的,基本都是些江湖人士,想借這個機會,來參觀一下這座千年古剎。畢竟萬佛寺在江湖上名頭太大,好不容易來一回,豈有不進寺參觀之理?
不可避免,這些人中不乏混雜著一些目的不純的人,但在看到寺內的警戒狀況后,不得不打消了那些不切實際的念頭。
除去寺內這些人,更多的人大都待在寺外那片空曠的廣場上。
廣場由大理石板鋪就而成,間或栽種著一些佛家常見的數種,例如菩提,高榕,貝葉棕等,這樣既不會讓偌大的廣場顯得太過突兀,也為諸人提供了歇息納涼之處。
大會便是在這片廣場上舉行。這里早已備好桌椅板凳,又有待客僧不斷送上素食糕點、茶水。
眾人坐在這風清景美之地,倒也舒適自在。
雖說萬佛寺坐落在千佛山腳下,但那也只是相對而,并非完全與地面持平。從山下地平面走到寺門前廣場上,還需登上九十九層石階。
這些石階寬大低矮,并不像攀山梯那些陡峭險峻。
這九十九層石階還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是:“九九歸一,修成正果”。這對佛家子弟算是一種鞭策與激勵,希望他們早已修成佛心,得成正果。
但對這些江湖人士沒有絲毫作用,在他們眼里,這些臺階只是一趟登山的踏腳石而已。他們一路走來,有山就翻,有水就渡,哪管你有多少層臺階,又或是隱藏了什么寓意,上就是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