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走在目標前方,被發現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但這樣很考驗預判能力,且必須對環境非常熟悉,同時要有辦法能隨時觀察到被跟蹤目標的動向。
使用這種跟蹤方式,一旦目標脫離了視線,跟丟的可能性會很大,因此,這種方法一般會在多人協作跟蹤時才會應用。
跟蹤這兩個小混混,原本是用不到這樣的方式的,安小海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完全就是在做練習罷了。
安小海用來觀察身后情況的東西,是一個鍍了鉻的小水瓶,水瓶表面反映過來的圖像雖然扭曲,但卻十分清晰。
不一會兒,兩個馬仔領著潘壯壯鉆進了一條小巷子,等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安小海立即朝那個方向飛奔了過去。
安小海很快便追上了他們,但仍然沒有跟在他們的正后方,而是隔著一棟樓繼續跟隨。
每經過一棟樓,通過樓宇的間隙就能看到潘壯壯和那兩個馬仔,什么時候他們不見了,就是他們拐彎了,或者已經到了目的地。
經過了五六棟樓后,潘壯壯和那兩個馬仔消失了。
安小海立即穿過樓房間的間隙,走到了潘壯壯他們走的那條路上。
安小海掃視了一下路面,在附近一棟樓房的入口看到了一個丟棄的紙團,安小海慢慢的走了過去,確定沒有人在注意自己后,用腳踢了踢紙團。
這確實是潘壯壯扔的,他們應該是進入這棟大樓了。
安小海立即在附近轉了起來,迅速熟悉附近的地形,最終,安小海選擇了一個高位,開始觀察這棟大樓。
大約20分鐘后,潘壯壯垂頭喪氣的從樓道里走了出來,他身后還跟著一個馬仔。
安小海沒有理會他們,注意力仍然在樓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