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一洞一世界
第二個洞的洞口上有八個漢字“通古博今,聞達天下。”
走進去一看,里面全是書。
金絲楠木制成的書架有幾十排,每排又分五層,里面裝滿了書。
蕭飛逸隨便抽出幾本一看,有漢文的書,有蒙文的書,也有梵文的書。
書的種類五花八門,涵蓋了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有天文、地理、歷史、政治、軍事、人文、風俗……
好在蕭飛逸精通里面的文字,看起來并不費勁,隨便翻閱了幾本,立刻就被書中內容吸引。
這里記載的東西絕對超乎想象,如果一個軍事將領得到它就有登臺拜帥之資!
歷來戰爭講究天時、地理、人和,缺一不可!
身為主帥者如果不能知天時,懂地利,還不明馭人之道,無異于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趙括紙上談兵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被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軍。
蕭飛逸現在看到的關于天文一書就對四季變換、風雨雷電等有了很多詳細的論述,可以說觀天知雨,觀云知風,簡直就是一本神作。
而這里的關于山川地形的書與圖更是行軍作戰不可或缺的寶貝,什么地方有山,什么地方有河,標注得清清楚楚。
蕭飛逸拿起一張超大的地圖仔細觀看,立刻就像進入到了一個新大陸一樣。
根據上面的顏色與標注,他很快找到了很多熟悉的地方,甚至自己出生的堯城也能找到。當然了,更多的是他不能知道的很多奇怪的名字。
從這個地圖的標注來看,很多山川居然還是金礦、銀礦、煤礦……
可以說,一圖在手,天下我有!
蕭飛逸看得是如醉如癡,久久回不過神來!
僅僅他手里的這一張圖,其價值就不可估量。這張圖如果落在一個鐵血統帥的手里,真的可以橫掃八荒,統戰六合。
蕭飛逸放下手中地圖,邁步又來到了前面,隨手抽出幾本書進行瀏覽,發現這里面講了很多秘聞,涉及了秦漢時期的匈奴,南北朝時期的柔然,唐朝時期突厥,北宋時期的契丹,南宋時期的女真……
還有外域的歷史發展迭變,包括波斯、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烏弋山……
蕭飛逸一時間也無法看完這個洞里到底還有哪些書,不過倒是真明白洞口上面八個字的含義了。
如果真能看懂這些書,必定成就雄才大略之才,完成濟世經邦大任,甚至直接成皇!
佇立半晌,直到手中火把漸暗,蕭飛逸這才邁步走出第二個洞,來到第三洞。
第三個洞洞口上面有八個漢字“大道有成,武煉巔峰。”
蕭飛逸走進一看還是書,只不過這次全是武林秘笈,正是自己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東西,立刻來了精神。
只不過,這里的書也忒多了點,蕭飛逸竟有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
沒辦法,蕭飛逸只好先隨便瀏覽一下,畢竟自己能不能出去還兩說,如果出不去,就憑自己帶的這點吃喝,不出半個月就得餓死。
隨手一抽,好巧,居然抽出了少林易筋經副本,而挨著易筋經副本的居然是達摩劍法副本。
蕭飛逸大感奇怪,這易筋經和達摩劍法乃少林寺的鎮寺之寶,怎么可能會出現在這里?
隨手翻開易筋經副本,第一頁上面的文字介紹立刻引起了蕭飛逸的興趣,只見上面寫著:“不動明王攜二十七項絕技換回菩提達摩所創易筋經與劍法,至此少林寺始有七十二絕技!”
蕭飛逸暗暗驚奇,不動明王可是佛教五大明王之一,怎么會對易筋經與達摩劍法感興趣?
略一思索,心中恍然。
菩提達摩本是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后來來到中原傳法,開創東土第一代禪宗傳佛心印,為中原禪宗的始祖,其所留易筋經和達摩劍法自是意義非凡,被本邦換回也在情理之中。
隨手又取過一本秘笈,居然是一本輕功身法“九影神功”,扉頁寫道:“此功若成,一身九影!”
一身九影?那豈不是連青翼蝠王韋一笑都望塵莫及?
蕭飛逸一想到練成九影神功會一身九影,不禁心馳神往。這種輕功如果大成,配合自己的飛天九劍,那豈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就算用它來防守也定是神行百變一樣,誰能奈何得了自己?
蕭飛逸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
放下九影神功,蕭飛逸抽出另外一本書,居然叫“葵花寶典”,心中納悶,難不成是種葵花的?
翻開封面,里面的簡要嚇了他一跳,但見里面寫著:“欲練此功,揮劍自宮!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什么?欲練此功,揮劍自宮?
一看見“自宮”二字,蕭飛逸莫名感覺某處一痛,嚇得趕緊把書合起,忙不迭放回原處。
開玩笑,別說號令天下了,就算能練成大羅神仙他也不稀罕!
自宮?那是人干的事嗎?
不是疼不疼的問題,關鍵這太特么地扯淡了!這是誰發明的武功,難不成是專門為把太監變成絕世高手的嗎?
咋地,這是為了慫恿太監練好神功好謀朝篡位嗎?顯然居心叵測,用心險惡啊!
望著一山洞的武功秘笈,蕭飛逸心中最初的那種狂熱竟然沒了!這些武功別說練了,光是看完恐怕也得五六年。
不帶這么玩人的好不好?絕頂武功秘笈有一本就行了,這里收藏了這么多,難不成是想讓人練上一萬年?
對蕭飛逸而,一萬年太長,只爭朝夕!他哪有那么多時間可耗費啊?如果練個幾十年才出去的話,黃花菜都涼了!
蕭飛逸默默長嘆一聲,暫時也沒心情仔細瀏覽還有什么武學典籍,邁步走出,來到第四個洞口。
第四個洞口上方用梵文寫著十個字,分為兩豎行,分別寫著“萬年玄冰池,天下第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