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北辰集團下屬企業當中,有虧損的,但虧損的原因并不是經營問題,而是投入了大量資金到技術研發上面出現的虧損。
虧損的企業需要通過財務公司進行輸血,問題不大。
畢竟,陳元慶能夠接受虧損的企業,都是未來極其有發展前景的。
就像是渝州微電。
渝州微電表面看起來生意挺是好的,生產的面板光刻機和封裝光刻機在市場上面銷售得還不錯。
面板光刻機在工作原理上面和芯片光刻機相似,有很多的技術有著相同之處。
但面板光刻機相比起芯片光刻機在精度上面要求低上很多。
渝州微電除了進口國外的元器件之外,也是將訂單給到國內的一些研究單位。
維持整個供應鏈的運轉。
供應鏈必須得要運轉起來才是能夠發展壯大。
渝州微電的面板光刻機在價格上面比小日子更加便宜,另外技術上面也并不差,各家面板企業自然是知道應該如何進行選擇。
渝州微電成立時間不長,能夠在技術上面就追上國外?
這必須得要說到國家的支持。
渝州微電剛成立的時候,的確是一個光架子,但迅速的通過并購整合了國內相關的研究機構。
國內在一些方面是落后,但無論哪個方面,在國內想要找的話,都是能夠找到相關的研發人才。
只不過平時的時候,這些人才并沒有有效的整合起來。
但只要有了資金投入,就可以通過國家力量進行整合。
當然了,這一般的企業肯定沒有這個資格。
但渝州微電背后是陳元慶。
陳元慶拿著一份發展計劃書去到京城找領導,很多事情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畢竟某人在過往是不斷證明了自己辦企業的能力。
旗下企業個個都發展得相當好。
現在的液晶面板企業的日子并不是太怎么好過。
2001年全球tft企業都是處在一個虧損的階段。
在這個時候,自然也是影響到了渝州微電的面板光刻機的銷售。
“聽說,京東方有意是收購南韓的液晶面板公司hydis。”
京東方即京城東方電子集團。
在華國,以“東方”冠名的公司太多了,什么東方鍋爐、東方集團等等。
京東方上市之后,就覺得這名有問題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誰的下屬公司呢!
所以必須得要改名。
就改成了京東方。
東方電子集團在2000年12月的時候在深交所增發a股,達樂投資在陳元慶的要求下作為戰略投資者入場。
說句實話,東方電子集團現階段的各項指標,是不符合達樂投資一貫的投資要求的。
陳元慶:“hydis?是現代集團旗下的那家液晶面板公司?”
這家公司還不錯的。
在液晶面板生產能力上全球排名第9位,有完善的技術研發能力和遍及全球的銷售網絡。
當然了,排在第9位,技術研發能力也就處于能跟隨上主流的水平。
一個行業里面,一家企業能夠在技術能力上面跟得上主流,已經是很牛了。
但這還不夠。
原因很簡單。
任何行業里面都講究贏家通吃。
只能夠勉強跟上主流,卻無法站在潮頭,那么也就意味著一旦其他企業在技術上面又是有了突破,就會失去掉一部分市場。
幾次下來,就會堅持不住的,被市場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