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我們就要入世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了。世貿組織擁有142個成員,加入進去之后,也就代表著我們將全面的和世界經濟接軌。”
“這是挑戰,但更是機遇!”
華國在此時,已經有不少行業開始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
比如說電視機、冰箱。
接下來,每隔上幾年,大家都會聽到關于產能過剩的報道。
“但我覺得,這是一件機遇大于挑戰的事情。你們現在生活在這個好時代,不抓住這么好的機遇,就是會很可惜。”
“接下來,希望你們能夠找到一個創業的方向。”
“機會有很多,就看你們能不能抓得住。”
陳元慶沒有具體的指出某個行業可以干,有人說了自己想要做什么,他都是鼓勵去干。
先別想那么多,先干起來。
現在這時代,就一個字,就是“干”。
反而不像是二十年后,各種機會變少了,創業得要謹慎。
創業這事隨時都可以。
但是不同時期的創業成功率會有著不一樣的。
比如說gdp高速增長的時期,創業成功率肯定就很高,基本上每一個行業都有很多人能夠取得成功。
就像是現在,是全球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期,在這個時候還一頭扎進互聯網,就不太理智了。
創業風險很高的。
各家做互聯網投資的公司都是在收緊資金,拿不到投資就只能用自己的錢來支持創業。
創業風險完全就自己承擔。
最理想的狀態,一直都是拿別人的錢干自己的事。
“房地產行業在未來肯定是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的,這一點你們可以參考一下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入到城市,這意味著什么,我就不用多說了吧?”
陳元慶見人迷茫的樣子,就是知道,這屬于標準靠時代紅利的人。
狗屎運般的踩對了時代脈搏,然后賺了錢。
陳元慶:“燕子,給他解釋一下。”
陳玉燕:“人到了城市,得要住的地方,所以需要大量的新建商品房。所以,房地產自然就會火爆!”
商品房是商品,商品價格就受供給影響。
房價上漲已然是成為了必然!
除非,無限供地,無限建房……
但這可能嗎?
土地資源也是很寶貴的資源。
特別是耕地資源。
1979年,出臺了《實施耕地保護制度的決定》,1994年《基本農田保護條例》,1999年1月1日生效的新《基本農田保護條例》。
對于耕地的保護是越來越嚴格的。
華國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在古代城市的基礎上面發展的。
古代城市的選址,一般是要遵循的條件是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周邊農業發達。
說白了,城市周邊基本上都是上好的農田。
城市擴張得要地,就占的農田。
陳元慶:“如果沒有想好以后自己要做什么,沒有關系。多看多接觸,總是能夠找到很多的機會。但找到機會了,就別只是光看著了,行動起來牢牢的把機會給抓住。”
“成不了全國首富,做一個縣首富,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