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好人,他們品德高潔,從不做虧心事。
他們是絕對能夠值得信任的。
可有句話說人心隔肚皮。
沒有點試錯的成本,誰敢隨隨便便的將自己的信任交出去。
以前的時候,陳元慶想著培養周姝婷做自己的左膀右臂,但一個沒有忍住,把人家給“吃”了。
陳元慶本來想著,就是將周姝婷給養著,但發現周姝婷并不愿意在家里面帶孩子。
既然如此,陳元慶覺得也好。
這人啊,不能沒事干。
就想著讓讓周姝婷去管財務公司。
財務公司的重要性,肯定是不用多說,讓周姝婷去管著,陳元慶也是放心。
捏著下巴,要不要先讓周姝婷去銀行學習上一番?
財務公司也是接受存款和放貸的。
在不少流程上面和銀行基本上相同。
當然,接受的存款是本集團內的各單位,放貸對象一般也是集團內成員單位。
所以,在風險管控上面,比較的麻煩。
各個成員單位在自身的經營生產活動當中有不可預見的風險因素,比如說突發安全事故、市場突然轉差。
而且,有的時候明知道這里是一個大窟窿,卻依舊的要來補。
當時想著的,肯定就覺得這個窟窿是能補得上的。
有人補上了。
補上了之后,肯定也不會對外去講,影響市場對企業的印象。
人們知道的,就是沒有補上的。
或者已經看到某家公司在搞拆東墻補西墻。
一旦被公眾知道了,說明窟窿已經大到無能為力的地步。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樣的結果,根本就不用多說。
在辦公室待了陣之后,陳元慶就去研發部門了。
陳元慶并沒有去看新車的研發,而是去的工業機器人研發項目組。
搬運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噴漆機器人……
國內其他的汽車廠商并沒有什么動力搞工業機器人的研發。
很簡單的原因,沒有必要。
現在人工費用這么低,用人可比用機器人便宜。
可在北辰工業,新入職工人的工資的確低,可很快的工資就會不斷的提升。
而且這還是隨著工作年限提升的。
說這些,都是扯淡。
實際上就是陳元慶強力推動的。
技術研發自古以來都是有兩個大的推力:市場和強權。
陳元慶推動機器人的研發,就算是一種強權推動。
實在的是陳元慶太知道工業機器人在生產當中是多么的有用了。
工業機器人現在的最難點不在機械結構上面,而是在控制上面。
也就是程序、芯片。
北辰工業在國外采購的芯片,反正就是勉強的能夠用。
能夠做一些比較基礎的。
在北辰工業內,還有數控機床研發項目。
前蘇聯在通用機床領域發展得是落后于西方的,但是在專用機床領域還是相當厲害。
不然的話,飛機、航母、潛艇這些怎么搞出來的?
北辰工業獲取到了不少的前蘇聯工業科技的核心技術資料。
當然是得要給搞出來。
“這是弧焊機器人,焊接的質量已經不輸于高級焊工的水平。”
陳元慶:“你們用不著在我面前盡是撿好聽的說。我雖然不懂技術,但是也看出來了,這焊接機器人應用場景有限。”
就他所看到的,這工業機器人就只會直線的焊接。
可謂功能單一得很。
機械臂進行靈活轉向,根本就沒有。
動作緩慢得很。
“機器生產機器是工業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工業機器人技術我們必須得要掌握,并且應用到實際生產當中去。”
陳元慶在想一個問題,未來的人工智能發展得如火如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