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其他廠喜歡是從國外引進各種生產線,北辰工業反而是投入巨資自己進行生產線的研發。
從發動機組裝生產線開始,就如此。
從最開始的時候,組裝臺需要人推著去往下一個流程,到通過傳送帶去往下一個流程。
從需要人來搬運發動機,到使用機器來進行吊裝。
一項技術一項技術的突破,然后是應用到生產當中去。
一點點的來進行搭建生產線。
當然了,這自己搞并不是說完全從無到有的搞。
而是在別人的基礎上面弄出自己的東西。
至于說專利……
先不談這個事。
有很多的產品,為什么生產不了?
不是說沒有能力搞,而是專利限制。
只要不管專利,分分鐘就搞定。
北辰工業最開始的時候,很多都是仿制,然后是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搞自己的。
陳元慶雖然并沒有在汽車生產工廠干過,可也是看過視頻的。
前期的時候,北辰工業的生產線大量的使用人工,很多都得要人抬人搬的。
這樣子很沒有效率。
在生產過程當中,面對效率提升問題,不斷的是提出想法,然后進行驗證,改進生產設備,添加工具,迅速的轉化成實際生產。
花銷上面肯定是要高很多,但是一點點的把整個生產線的技術流程給跑通了。
這一點很是重要。
洪世友:“慶總,市里面對于我們擴大生產是相當的支持,專門牽頭銀行給我們五個億來進行技改。”
五億!
這錢可是不少。
建一個新的汽車廠肯定是不夠的,但是搭建一條汽車組裝線是絕對夠。
駿南汽車現在也是學北辰工業,能夠對外進行采購的零部件,都是對外進行采購,自己就負責最后的組裝。
此時國內的很多廠,還是像原來的。
一樣產品,從外殼到里面的零部件,全部是自己來生產。
除非是自己實在生產不了的,才是對外進行采購。
搞的就是大而全的生產模式。
當然了,這種生產模式也是因為考慮到戰爭的原因。
一家廠能夠獨立的進行生產,對外的依存就只有原材料。
不會出現缺了某一個零部件,然后就沒法生產的情況。
陳元慶捏著下巴:“友總的意思?”
洪世友:“我們想要和北辰工業合作,一起搭建一條生產貨車的生產線。不知道,行不行?”
這兩年,駿南汽車在技術研發上面,投入還是相當大的。
畢竟有北辰工業這個成功的標桿樹立在這,駿南汽車接觸到了之后,不可能說不跟著學。
只要是某家企業取得了成功,那么必然就會成為其他企業學習的對象。
達者為師!
孔夫子的話,可能有人沒有聽說過,但這個道理還是懂的。
駿南汽車在技術力量上,相比起以前來,還是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這人啊,就不能說不行!
只要有錢,這什么事都行。
北辰工業花費巨資研發的生產線,除了自用,往外進行擴散也是好事情。
這樣子能夠收回上一些研發資金,繼續的投入到下一代生產線的研發當中去。
當然了,有沒有這個收入,北辰工業都是會進行下一代生產線的研發。
想要快速的追趕上國外的生產線技術水平,那么就只能夠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