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陳元慶和陳軍私下說,就不放在明面上。
陳元慶:“以后春井坊酒業是龍是蟲,就看這次的評酒會了。為了百分百的保證我們的酒獲得金獎,到時候我們私下接觸上一下評委。”
評委在構成上面,大部分應該不會是名酒廠的人,都是些中小型酒廠的,以及各地輕工局的。
“該是塞錢就得要塞錢。我的底線,這次就是花上一千萬,也是得要百分百的把金獎給拿下!”
陳元慶的此說法,自然也就是表明自己的決心,而不是真的要花上這么多錢。
你敢花,人家還不敢接呢!
陳軍吞咽了一下唾沫,一千萬……
春井坊酒業倒是能夠拿得出來。
可,真的花不了這么多錢。
一人塞上幾萬十來萬,就已經算是多的。
陳軍下意識的看了看辦公室窗外,沒有人經過。
“元慶,我們的酒不差的。就靠硬實力,我們也是有很大機會得到金獎。”
春井坊酒業在白酒生產工藝、勾調技術以及貯存上面都是下了功夫來弄的。
還專門的成立了技術中心,就是為了把酒給做好。
為了這次的評酒會,春井坊酒業可謂準備良久,可以說極其的充分。
比如說勾調的酒,采用的都是優質基酒,在酒窖貯存了最少兩年多時間。
反復的進行勾調,優中選優,最終才是給確定下來送去參選的白酒。
陳元慶輕吐了口氣:“呼,這次,對于我們來講,太重要了。”
真的重要嗎?
這次評選出來的17種名酒,也并不是每家都發展得特別好。
17種名酒,數量太多了。
白酒市場很大,可最終大部分的利潤也是會向頭部企業聚集。
其他白酒廠,就屬于勉強的過日子。
白酒也是商品,不要因為白酒被賦予了各種雜七雜八的意義就忘了其本質。
所以,名酒就是一種名頭!
有這名頭,對消費者的選擇會有著一定影響,但是起到決定性作用,也不一定。
大部分的消費者,根本就不知道有評酒會這東西。
評上了最好,如果沒有評上,陳元慶就來依靠廣告,把春井坊酒業給打成最知名的白酒。
想清楚了之后,陳元慶心里面的那種急迫感一下子就下降了很多。
“把該做的事情給做好,不要因為細節的缺失而被搞得功虧一簣。另外,我們也是得要積極的去參與一些國內外白酒評選。”
像什么巴拿馬金獎……
話說,這到底是個什么玩意獎?
被某家酒企,寫在了自己的榮譽歷史上面。
每次,陳元慶回到春井坊酒業,都是會把廠子的每一個角落,都是徒步走上一圈。
看看有什么地方做得不是太怎么好,然后讓進行改正。
此時春井坊酒業的廠區,在陳元慶看起來,是相當順眼的。
大量的地方使用條石砌筑,做裝飾,也做加固。
相比起水泥來講,條石砌筑顯得更加自然。
這和春井坊酒業搞的生態酒廠理念是相契合的。
自然之中,又是帶著人為改造。
春井坊酒業大量的使用石料,也造成周邊的采石場都新開了幾個,專門供應春井坊酒業。
開始的時候,春井坊酒業是請人去開采石料。
后來,改變了方式,春井坊酒業對外采購石料。
-----------------
第五屆評酒會在徽安肥合舉辦的,來參加評酒會的,自然不可能就只是參與評選的酒廠。
全國有名有姓的酒廠或者有點規模的酒廠,都是來參加這次評酒會的。
還有就是各地的糖酒公司、食品公司以及白酒經銷商。
像是福樂貿易,就是來了的。
春井坊酒業作為一家民辦酒廠,在一溜國營酒廠當中顯得有點突兀。
不僅僅是民辦酒廠的緣故。
春井坊酒業有一條受到自己掌控的銷售渠道。